第0321章 尽在掌控-《少帝成长计划》
第(2/3)页
而申屠嘉却是毫不顾忌的将审食其之所为,比喻成‘欲行吕不韦之故事’,无异于指着审食其得鼻子骂‘奸相’!
申屠嘉这样丝毫不留情面的回答,是审食其无论如何,都没预料到的···
在审食其看来,如果申屠嘉有意亲近自己,达成政治联盟,就必然会隐晦的说几句:丞相心系江山社稷,诚老成谋国之举。
即便是对达成政治同盟不care,也顶多是类似‘某初至长安,于往昔之事所知无多’这种和稀泥得说辞。
想到这里,审食其的面色愈发难看起来,终是忍不住说了一句:“阁下初至长安,行事便如此不顾情面,就不怕来日有难,朝堂无人为阁下之助力?”
既然申屠嘉都见外的以‘鄙人’自称,还毫不留情面的斥责审食其‘乱权’,那审食其显然也没有继续礼待的必要了。
——称呼一声‘阁下’,就已经是审食其礼教涵养的最后坚持了。
闻言,申屠嘉却是嘿然一笑,重新换上那副隐隐带有淡笑的面色,对审食其稍一拱手。
“鄙人尝闻关中有俗谚,乃曰:以武一切,用本守之?”
“战国之时,亦有贤者孟轲曾言: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则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
“鄙人虽粗鄙,然亦偶有研读经典之好;谨以此言,为君共勉···”
······································
“故安侯,果真如此对答丞相之问?”
栎阳宫内,刘弘已是从微醺的状态中缓过神来,翻看着长安送来的奏疏。
见刘弘饶有兴致的抬起头发问,殿下的内宦赶忙再一拜。
“奴不敢有一字期满陛下···”
闻言,刘弘嘿然一笑,摇了摇头,随手将手中兔毫倚上砚台边沿,略有些疲惫的伸了个懒腰。
“嘿,审食其这是穷途末路了吗?”
“居然去找申屠嘉那头老倔牛···”
——历史上的故安侯申屠嘉,那可是能在丞相大位上,活活穷到破产的廉直之人!
相传申屠嘉即便是在成为丞相之后,也依旧没有改变勤俭质朴的生活作风——整个故安侯府,在汉室就从来没有配备过十人以上的奴仆下人。
在申屠嘉死去之后,申屠嘉之子为了筹备丧葬之事,更是将本就少得可怜的家底全部掏空;申屠嘉下葬时的金、铜陪葬品,在历史上更是由太后窦漪房赞助了大半!
在为相期间,申屠嘉更是永久性闭门谢客,完全杜绝私下拜访。
当有人问起此事时,申屠嘉更是曾大义凌然的说:如果是公务,自然可以到丞相府找我;如果是私事,我自问没有什么亲密无间的友人,又身负丞相重任,实在不方便私下见客。
这样一个以‘清廉刚正’作为为官准则的老古板,别说审食其了,恐怕就算是萧何、曹参尚在,都很难与其达成除同事之外的任何关系。
就更别提在担任内史的情况下,和审食其这种成分本就不太好的‘幸臣’丞相,达成什么‘政治同盟’了。
虽然申屠嘉的反应,基本都在刘弘意料之中,但经过此事,刘弘对申屠嘉的信任,无疑也更深刻了一些。
毕竟史书上的申屠嘉再怎么清正廉洁,也比不上刘弘亲眼所见。
——史书上,陈平还是汉室力挽狂澜的忠臣呢!
周勃更是夸张,活生生被演绎出了‘安刘者勃’这样的传奇身份!
光是这两个人在史书记载上和实际上的‘货不对板’,就足以让刘弘留个心眼,对这些青史有名的人物多做观察,而不再让史料在脑海中形成类似‘某某是忠臣’的刻板印象。
总的来说,申屠嘉目前为止的表现,还是和史书记载的故安侯没有太大出入:死倔。
如果不出意外,刘弘将来和申屠嘉发生争执,也基本只会是出于不同的政治理念,而非利益纠纷。
这样的臣子,已经在刘弘的认可范围内了。
再加上清廉正直、能力足够这两条,申屠嘉在刘弘心中‘准丞相’的位置,也算是彻底坐稳。
轻轻一笑,刘弘便重新拿起笔,对殿下的内宦交代道:“丞相那边的眼睛,都收回来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