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章 国联公约无力回天-《女神之血色浪漫》
第(2/3)页
黄在撤退时嘱咐警队官兵尽量携带武(器弹)药撤退,连夜经过新民向锦州集中待命。但由于准备充分,沈阳警务部队撤退到锦州是动作最快,损失最小的。
黄显声到达锦州后,成为1931年秋冬实际的前敌总指挥。当时东北边防军公署和辽宁省政府公署都搬到锦州重建,但张学良和张作相都未到锦州,军政事务由黄显声代拆代行。他立即联络驻防义县的12旅旅长张廷枢向大凌河布防,取得稳定阵线。
当时,东北军参谋长荣臻也到锦州办公,援军也陆续到达。荣是个旧式军人,有鸦片瘾,又知道张学良信任黄显声。故此事务皆付黄显声。后国联有员来调查,与荣臻交谈时发现他未及收拾的烟具,于是对翻译说:“这样的(将)军怎么能抵(抗)日本军队呢?”
又问荣9.18时为何不抵抗。
荣回答没有上级命令。
日军土肥原则与汪精卫曾称为“智勇仁”的大汉奸凌印青,海城人,早期国(民)党人,与杨宇霆交厚勾结,派出高级特务仓岗繁等十人到辽西和凌汇(盒),在盘山组建伪军“东北民众自治军”。
黄显声针锋相对,他利用该伪军第1师第1旅旅长单廷秀是熊飞的学生的关xi,通过单策反该军第一师师长项青山,第二师师长张海天。10月27日,两人率军起义,东北军19旅派兵参战,凌及仓岗皆被击毙。
日军继而鼓动张学良堂弟张学成于10月29日接手“东北民众自治军”残部,发给奉天兵工厂武qi,试图作为日军前驱进占锦州。
张学成一贯认为自己怀才不遇,与堂兄应该分庭抗礼,1931年初曾参加石友三的叛乱。这一次则欣然接受日军指挥,携四名日本顾问上任,号称有18个旅。
黄显声请示张学良后,派(公)安骑兵第二总队进攻张学成部。由于东北地区当时(抗)日情绪强烈,张学成部也兵无战心,交火后不久即溃散,四名日本顾问和张学成都被乱枪打死,伪旅长荣庭被俘。
在锦州期间,黄励精图治,大力组织和扩充地方武装。而张学良由于年轻和患病,此时处于刘伯承所说“五行不定”的状态。他一面调动了一部分部队到锦州前线,似有抵抗之意,另一方面支持将锦州一带设为隔离区的方案,随时准备撤离。在军事上,张显得十分消极。
黄显声有一次建议既然锦州前线工事构筑不易,不如以攻为守,张当即拒绝。在日军进攻马占山的时候,张坐拥重兵,毫无策应,反而是日军进攻锦州时,极端困难的马占山反(攻)齐市,试图调动日军北上。
对于黄显声招募的部队和反正伪军,张学良也拒绝给与正规番号,他一方面希望借助这些部队抵(抗)日军,一方面怕因此形成中国正规军与日军交战的口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