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小插曲-《直播之环球探险家》


    第(2/3)页

    “咱们就拿华夏墓葬文话来讲吧,一般情况下,华夏北方大部分的土地,大都是由生土组成的。”

    但咱们古人根据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习俗,在生土上挖出墓坑或墓道、墓穴。

    然后将棺椁下葬后,再把土回填夯实。

    这样,墓坑、墓道和墓穴里面的土就变成了熟土,因为它已经被人类翻动过,改变了其原来的结构与质地。

    探掘出泥土的不同特性,这就留下了证据发现它们的痕迹,而“洛阳铲”一旦捞出了熟土,再经过卡边、定位,那么这座墓葬就被锁定了。

    有一点需要说明白,学考古的在用“洛阳铲”进行钻探时,每平方米打五个孔,俗称“梅花孔”,浅则一、二米,深则数十米。

    春秋战国时期封土多为青色膏泥;唐、宋陵墓则多“糯米泥”;明清墓多用石灰;秦汉时期由于人们迷信水银、朱砂、玉器的防腐作用,用于墓葬中,这些都会影响土质,发出特殊的气味,有经验的人一闻即知。

    在咱们国内,业界甚至闹过一个笑话,只要你带把洛阳铲和刷子,就是考古学家了。

    这当然是玩笑话,说明考古学家的装备还是非常差,更重要的是看个人经验。

    不少直播间的观众这些年看了各种关于盗墓,摸金校尉的电影电视剧,一个个分金定穴,观山察水拍得神乎其技,各种牛逼,电影里主角就跟开了挂一样。

    此时他们听到李铭对于这些知识的讲解,不由得大为感慨。

    【美食界扛把子赠送给主播一张办卡!加油,讲解的不错,平日很少听到这些东西】

    【义薄云天王大吊赠送给主播999个鱼丸!还不错,总算知道哪些摸金校尉为什么那么屌了】

    见到有人给自己送礼物,钱多钱少无所谓,这份支持自己的情谊让李铭大为感动,他一一谢过之后露出笑容说道;

    “其实在咱们华夏明代万历年间,浙江海宁人“王士性”曾在河南等地做官,这给了他周游全国的机会,沿途见多识广,领略各地风土人情,乡间俚语,后来他就写了一本《广志绎》,用以记录各省地理风俗。”

    这本书卷3说:“洛阳水土深厚,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辘轳汲绠有长十丈者。然葬虽如许,盗者尚能以铁锥入而嗅之,有金、银、铜、铁之气则发。周、秦、汉王侯将相多葬北邙,然古者冢墓大隧道至长里馀者,明器多用金、银、铜、铁,今三吴所尚古董皆出于洛阳。”

    书中这里提到一些出土文物,看来明代洛阳就有盗墓风气。

    所记“铁锥”,能入土及墓颇深,这就是几百年前洛阳曾经使用过的一种专门用于探寻地下古墓的铁铲,也就是洛阳铲的前身。

    另外,华夏任何一朝代墓葬内的物品摆放都有其规律。

    那些经验极其老道的盗墓贼往往还没开挖,自己就能够凭借经验断定脚下墓室内的大概情况了。

    牛到什么程度呢?

    细到棺木应该在哪里、陪葬的物品中陶器在哪里、金属器皿在哪里、两边的耳室里都会有什么等等,心里一盘算就有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