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运河-《大明第一太子》


    第(2/3)页

    不过朱标说起此事目的更在于希望常遇春能够主持北方的恢复工作,北方是龙脉聚集之地,自古以北方有很多军事重镇,其资源也很丰富,无论是从战略还是从实际出发,发展北方都是必须的。

    最主要的就是交通,梳理运河修建官道,为以后做准备,这些都需要调动大规模的劳役,常遇春这几年能做好这件事情就够了。

    常遇春听后点点头,他自然清楚水路交通的意义,只要梳理好了,往后无论是运送粮食还是兵卒都可以快速的抵达,如此联通南北对国家的好处极大。

    只不过这可不是说说就行的,常遇春看着朱标说道:“这其中的消耗恐怕不压于打两场大战,朝廷现在能拿出那么资源吗?”

    朱标摇摇头:“自然是拿不出的,所以只能等拿下巴蜀之地后再打算了,不过对运河水路的测量规划要从现在做起,省的到时候手忙脚乱,大军闲暇时也可以运送一些材料。”

    常遇春点点头心中有数了,朱标开始与他详谈重点要梳理的河道。

    其中最为关键的自然是大运河了,这条运河这条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

    南起余杭,北到顺天府,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而到朱标注意它的时候,已经有些荒废了,元末天灾人祸不断,其朝廷也没有余力治理,导致现在河道堵塞。

    运河是为了实实在在的漕运目的而生的,漕运是封建王朝的生命支持与动力供应系统,维持王朝的生命延续。

    这条运河经历了千年的时光,春秋时期修建是为了达成军事目的,例如吴王夫差命人开凿邗沟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运送军队北伐齐国。

    到了隋炀帝杨广则是为了贯通南北,其动机已超越了服务军事行动的目的,因为此时天下已统一,运河还有利于经济政治这些方面的目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