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 归乡吊唁-《红妆名捕》
第(2/3)页
翠冷应声,领了十余名侍卫,带着一辆马车往前飞奔而去。
李望亦令下人回家通传。
河德平父子跟在穆齐身后,骑马的骑马、坐车的坐车,给江若宁开道,而队伍末尾处,又有当地乡绅压尾。
凤歌公主回青溪县,十余辆马车的大箱子啊,那里面装的什么?
听闻以前的江若宁,最是顾家的,一得了好东西就不忘给河家。
这河家还是好运气,怕是这回又要大发一笔。
河铁柱天上乐呵呵的,就连河德平看着那十几车的箱子,眼睛熠熠生辉。
李府听闻凤歌公主要下榻他们家,几位太太、奶奶立时忙碌开来,七郡主更前所未有的欢喜,自打她嫁入李家,就从未像现在这样风光。七郡主嫁入李家不久,李二老爷就丢了礼部侍郎的官职,被夺官回家,究其细里的原因,谁也不清楚,但好像是说容王弹劾了李源失德,奏章上面说得证据确凿,皇帝一生气,李源带着妻儿打道回乡。
今岁,两个儿子李望、李赏皆回京参加会试,双双落榜,前不久方才从京城回来。
原想请李大老爷李涌帮衬扶持,可大房却拒绝了二房的请求,大房嫡子、庶子好几个,人家帮你的儿子出仕,还不如留着关系给自己的儿子跑门道。李二老爷干的那糊涂事,在皇帝、容王那儿都留了印象,礼部侍郎多好的官职,都能生生被他玩丢了。大老爷忆起李二老爷风光的时候,也没想帮他们大房,凭甚要帮你二房,你不仁,莫怪我不义。
夜里二更时分,江若宁一行进了青溪县城。
今晚的县城,街道上的商铺都挂上了素净的灯笼,岂不是纯白的,也不是大红的,而是浅粉、浅紫、浅蓝等各色竹绡、纱绡灯笼。
江若宁令翠浅打起了凤辇上的帘子,新鲜又好奇的看着两侧,每家商铺的门前都站着人,含着笑,带着期盼,友好的看着大街上缓缓行来的队伍。
碧嬷嬷走在凤辇一侧,“公主,这穆县令一瞧就是个行事沉稳的,这样的灯笼挂出来,既不张扬失礼,又能表达出全县百姓对公主回乡的欢迎。”
欢迎公主,就要布置得喜庆,可公主回乡是吊唁拜祭养嬷嬷,所以不能与死者犯冲撞,能拿捏好这种分寸就极是不易,还有那些浅色的灯笼,远远瞧去,就像是白灯笼,只有走近了才能瞧出是浅色的花灯。
江若宁一扭头,看着旁边骑在马背上的穆齐,“穆县令,这些灯笼很漂亮,这么多的灯笼,从何而来?”
河铁柱这会子想到江若宁带的十几车财物,当即揖手,抢先回答:“禀公主,这些灯笼都是我家百货铺子从奉天府由一家专做灯笼的铺子采购来的……”
江若宁立时忆起河铁柱新娶的妻子司氏,那可是出身奉天府商贾之家。如果说这生意是河铁柱自己想的,江若宁第一个就不信,定是那司氏想赚一笔钱,哄了河铁柱去奉天府采购灯笼,然后又高价转售给了当地百姓。
“不可河大爷这次有没有亏本?”
她的语调无波无澜,但听到河铁柱耳里,就像是担心他亏了。
河铁柱得意地道:“回公主,我们铺子没亏,还赚了三百多两银子。”
河德平忙道:“禀公主,这些都是全县商家自己买的灯笼,我们可没逼他们。”
河家赚钱了,可百姓们买这种灯笼做什么,除了好看,一点用处都没有,还要耗蜡烛。
江若宁与一边的小邓低声叮嘱了两句。
小邓得令,转身下马,走到一家商铺前,笑盈盈地道:“哟,你家的这只蓝兔子花灯不错,店家,这灯笼你买成多少钱,我们公主想买回去?”
那卖豆腐的老头儿笑道:“小哥要,只管拿去就是,别说钱不钱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