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 风起-《红妆名捕》


    第(2/3)页

    碧嬷嬷道:“那日池伦在朝堂替儿子争辩一句:池焘是被人拉去暗楼的,这是头回。立时就引来寒门大臣一派的人围攻弹劾,更有人说账簿上面记载,从三年前到现在,池焘每月都要去一趟暗楼,一次十万两,而打赏姑娘的赏银少则五万两,多则高达八十万两,三年就花费了近千万两银子……”

    皇上一怒之下。喝斥池伦:“几年前,奉天府大旱,朕从国库剥银六百万两,要池家捐银,你捐了多少?三百两?我堂堂大燕百姓,还不如你儿子去暗楼玩乐一次。池伦,你可真是朕的好臣子啊!”皇帝的气未消,之后又下旨剥夺池家爵位,令池伦闭关思过,禁足反省三月。三月内更不得参朝议政,言道“子不教,父之过。”

    沉默数年的寒门大臣们此刻终于有翻身的机会,谁要是在红楼案上出风头。抓住谁就是弹劾一番,个个还说得言正义辞,更有几个年轻的大臣,指桑骂槐地蹦跶得极高,“什么权贵门阀,仗着是皇亲国戚。个个行事荒唐。他哪来如此巨额的银钱,还不是自仗身份收刮来的民脂民膏!”

    于是乎,在几个寒门大臣的连番请奏下,要求皇帝彻查池家的家业,彻查池焘这些银钱的来源。

    权贵门阀自是不应。

    可以武带头的温鹏远不吱声,忠武候秦承嗣也不说话,他们代表了武将的立场,这两家都是保皇派,是皇帝最倚重的人,见他们不搭话,其他武官便以这二家马首是瞻,也保持沉默,反正此次,被牵连的文臣最多,武将也不可三两人。

    偏生,东军都督宋越跳出来了,直说“这案子还未审理出结果,你们怎就给池焘栽了一个罪名?”

    这下不得了,几个寒门大臣开始围攻宋越,尤其是关霆,更是掏出一本账簿直接把宋越父子去暗楼的秘密给挖出来。

    满朝骇然,没想到关霆手里有账簿,他们以为账簿和名簿都在皇帝手里,哪想到关霆也有,但凡去过暗楼的人再不敢动,谁敢说话,你一说,就成了与池伦父子是一伙的,也是去过暗楼的。

    各家自扫门前雪,还是闭嘴的好。

    皇帝为甚突然重用关霆,因刑部尚书未能知晓红楼案,直接降刑部尚书为右侍郎,破格升擢关霆为刑部尚书,现在的关霆还真了不得,镇日上窜下跳,一心想借这件案子扬眉吐气,当然,他有正气,但他更是视权贵门阀、名门世家为仇。

    异地籍望族大臣这些年被朝堂权贵门阀所排挤,一来,因为他们原就出身高贵;二来,他们也是有才学的,与京城世族相比并不弱,只不过不是京城人就受到打压。如今,有江南系、鲁晋系等,但为了青云直上,也配合着寒门大臣一起对付京城权贵门阀。

    他们有家族、有势力,但是去一次暗楼便要花销几十万两银子,他们着实舍不得,但也是有人去过一回、两回的,却不敢去得多了,去得多了没这银子。

    早朝又在闹哄哄着结束了。

    皇帝看着如此热闹的朝堂,心下觉得很痛快。

    权贵门阀与他为难,他便还回去,敢吞百姓的银钱,朕便让你们吐出来。

    议政殿外,温鹏远兄弟夹杂在人群里,不紧不慢地走着。

    温志远大声道:“大哥,幸亏你叮嘱过我,否则我今儿忍不住就要说几句,还好……”如果他说话,那些寒门大臣就跟疯狗一样,见谁咬谁,尤其是关霆这厮成了当朝重臣,还是刑部尚书后,在他眼里看谁都有问题。

    自打皇帝将六公主与关飞扬赐婚后,这关霆跟打了鸡血一般的兴奋,自认与皇帝做了亲家,更应该帮着皇帝办差,恨不得帮着皇帝把所有贪赃枉法的官员都一举清除干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