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幼女案-《红妆名捕》


    第(2/3)页

    而《大燕律法》更有诸多漏洞,里面多有约束百姓的行为,却对这些世家名门少有约束。一人为官,全家减赋,为各地官员为了如数上交赋税,自从百姓们身上摊派,也令富者越富,贫者越贫……

    太后大姐可知,我在定国公府扮细作时都看到、听到了哪些脏事?一个定国公府如此,谁又敢保证,其他的世家名门没有这些脏事。

    这几年,若宁虽是青溪县的女捕快,也曾刻意了解了当年名门幼女走失案。其他地方我不知道,但三年前奉天府一月之内,便有十二个大户人家的姑娘走失,而这十二人里,除了四个是庶出,另八位皆是嫡出,其间更有三位是嫡长女,年纪最大的是十一岁,最小的只得五岁。上元灯节丢失两人,三人是随家人在年节逛庙会走失,而另外七人皆是在自家家里突然失踪。在家中失踪幼女的七家,家家都是光鲜门第,但实则家里并不和睦……”

    太后若有所思,“对律法哀家并不精通,但你是精通的。若儿,哀家支持你,也会说服太上皇、皇帝站在你这边。你写的皇家制药坊计划书,太上皇看得很用心。”

    碧嬷嬷站在廊前禀道:“禀太后、公主,皇上和容王来探望公主。”

    皇帝、容王兄弟俩进入偏殿,与太后见了礼,江若宁正要行礼,皇帝道:“若儿且躺着。”

    容王道:“子宁真是胡闹!”

    太后道:“也怪不得他,他不知道若宁闻不得花香。”

    别说慕容琅不知道,就是太后等人也是今日才知道江若宁闻不得花香,太后一来,就下令将翠薇宫里的鲜花都撤走了,只留了兰草、藤萝之类的绿色植物,然,江若宁却悄悄告诉太后,“其实我并不是闻不得花香,只是闻不得百合、夜来香等这类浓香型鲜花,像月季、蔷薇、玫瑰、牡丹这样的花并无碍。”

    而太后只记得谢阁老便是所有带香类的鲜花都闻不得,香味越浓,闻过之后的症状就越甚。

    皇帝道:“我与容王从荣安宫过来,父皇那儿有一本若儿编写的《皇家制药坊计划书》,写得不错,朕过来是想与若儿探讨一些问题。”

    太后起身道:“凤歌还病着,你们不要谈太久,哀家得回荣安宫。”

    这是太后突然提出,说皇家也要建一座制药坊,还说京城建皇家制药第一坊,大燕各地可以建第二坊、第三坊,造出常见药丸造福百姓,什么专治冷热伤风的药丸,又有治胃病的药丸等等,让江若宁帮忙拿出计划,而这计划里,青霉素、还素膏也在其间,毕竟青霉素的杀菌消炎作用,太后是知道的。

    皇帝想让太后回避,说的是制药坊的事,可江若宁却觉得不是此事,毕竟这件事最初提出来的人是太后,太后是有权知晓其间所有的过程。当今大燕的繁荣昌盛,也太上皇、太后的治理分不开。

    而今皇帝也是强硬、铁腕的帝王,说一不二,却又能广纳谏言。

    待太后走远,皇帝拿出一本计划书,粗粗地翻看了一遍,“若儿与太后是同籍。”

    “同籍?”这个词出来,就等同在问“你也是穿越的?”

    因早前有一个穿越者,到了江若宁这里,看皇帝、容王的样子似乎并不好奇,反而是欢喜,这就意味着,若宁会的,而太后不懂,这又是一个造福天下的机会。

    江若宁反是奇怪地道:“父皇和二皇叔不会拿我当妖怪吧?”

    她由太后做主,将她过继给了皇帝、端仪皇后做女儿,便不能唤容王为父亲,而是要改称“二皇叔”。

    皇帝落坐太师椅,“这是天佑大燕的祥瑞之兆。”

    江若宁勾唇一笑,“难得父皇如此英明。”她拢了拢身上的薄衾,“我能提供的是制药技术和工艺,而具体运营,太后有一整套的经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