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崇祯的对话-《我在大明割韭菜》


    第(2/3)页

    “不要以为朕什么都不知道,不要以为你不说话,就能全身而退!”崇祯话语中隐含着杀气,他走下去,声音很大,响彻在乾清宫,“人既然坐上了这个位置,就要对肩头上的事情负责!”

    “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事是一帆风顺的!更何况!现在是要杀那么多人!”崇祯额头上暴出一根根青筋,盯着地上微微有些发抖的王永光。

    似乎在痛恨他的不作为。

    怎么说呢?

    王永光这个人,在历史上,还是希望能整顿吏治的,他也素有清名。

    只是,明末这种情况,除非皇帝自己来,换谁都一样。

    就好比一家公司,成与败,其实都是看老板的。

    公司里的高层都是什么样的人,公司的风格,公司的战略,决定者都是老板。

    就像大明朝堂上是哪些人,其实都是皇帝决定的,大明朝的税收政策、军队的军制,最终决策人,都是皇帝。

    历史上的崇祯总觉得是大臣们误了他,其实是他自己根本没有发现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也根本不会用人。

    当然就找不出救治的办法,当然就以为是别人骗了他。

    按照现在眼下这种情况,若是历史上的崇祯皇帝,肯定也是严查,这一点他没有问题,对贪污的痛恨,历史上的崇祯绝对黑不了。

    那么,主要问题在哪里?

    在于强加于人!

    例如这事东窗事发了,崇祯就会立刻把人干掉,这个时候就会有言官来弹劾王永光,崇祯也顺道会斥责王永光管理不力,要换人!

    最大的问题,就是出现在随便换人上面。

    崇祯一朝五十几个首辅,不是开玩笑的,尚书大臣也是走马观花。

    做领导,既要懂得雷霆手段,也要懂得站在核心下属的角度和整盘棋的角度去思考。

    吏部出现这种破事,天下出现那么多贪官,真的是王永光的问题么?

    或者换一个问法,真的是他王永光能解决的么?

    大明朝有不少官员都知道问题,也想解决问题,但是力不从心,王永光就是其中之一。

    一句话总结:他动不了下面的人。

    为什么?

    他没有权力么?

    有!

    但是动了又怎样?

    下一个又是个贪污赚钱的货色,和没动有什么区别?

    这就是力不从心的地方。

    而且,他要是动了,就是牵扯他自己都看不见的利益链,就会突然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无数言官来喷他,喷得他怀疑人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