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弘文殿,岑文本向李承乾和众官们介绍山东、河南、淮南等地的水灾状况,总的来说就是千里泽国、哀鸿遍野。 乡间百姓的房屋和农田都被淹没了,百姓们不得不向周围的县城涌去,不仅使当地的治安压力不断的增大,更是让粮食的价格疯狂的上扬。 奸商什么时候都有,可那些受灾的地方不仅仅是因为奸商从中作梗,更为主要的是不少官家的粮仓也随着一块报销在水中了。 “殿下,臣以为应该从山南东道、河东道、江南西道紧急划拨一批粮食应急,然后在朝廷在筹措一些应该就可以应对过去。”,说了最后一句话后,岑文本向李承乾施了一礼就坐了回去。 “殿下,臣刚才和辅机刚才算过了,既然西征的费用不用从朝廷划拨了,那朝廷还是有能力扑灭各地灾荒的。只是这各地的专使都由谁来充任,还请殿下示下。” 房玄龄显然要比岑文本轻松了,他刚看完户部的账,依着大唐现在的国力,全力救灾的话问题应该不大,当然了,前题是太子要选对相应的钦差专使。 扫视了一眼殿内的大臣们后,李承乾沉思良久,他不是没有想过让长孙无忌等重臣前往,可朝廷眼下正值多事之秋,很多朝务都是离不开他们的。 剩下的这些人要不份属各各派系,有着不同的政治目的,要不是没有得罪人的魄力,要么没什么地方政事经验。看来是该重用一些新人了,他们的底子干净,没有那么多牵挂,慢慢地大浪淘沙吧。 “侍御史马周任淮南道按察使,滑州刺史窦宽任河南道按察使,......廉政部左侍郎王治任检校洛阳都督,督山东、河南、淮南等地.......。 岑中书,你即刻拟诏,让他们三个尽快到位视事。至于关于朝廷具体的赈灾事宜,就有房相、舅舅、魏相负责统筹......” 李承乾选的这些人,都是在基层一点点干上来的,他们都在州县府衙从政多年,经历丰富,最是能理解百姓的疾苦,除了品级不符合规制以外,其他的条件都还好,更为主要的是,李承乾了解他们,知道他们都是实于用事的好官啊。 “殿下,他们的升迁速度是不是太快了,这可和朝廷的典制有些不符啊,朝中比他们资历和年长者笔笔皆是,这次的事儿关乎国计民生,老臣以为还是另选能吏为好” 抓住了太子说话的漏洞,王珪佝偻着腰对李承乾拱手进谏,自他从外州被调回京以来,一直都没有什么建树,本来以为这次怎么也会轮到他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