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家都没有正儿八经的大批上市过,都是针对一些大客户的赠礼。 但这东西恰恰能戳中这个时代的g点。 谁叫这年头运输有限,很多北方人一辈子都没见过真正的荔枝。 哪怕是京师的那些权贵们都这罐头都是青睐有加。 这两年本来只是一件搭配的罐头,叫人尝尝新鲜的东西,在人情往来中的份量却不断在变重。 反倒是一开始挺受欢迎的白糖和皮子没啥大的动静了。 毕竟这些东西都不稀罕,赵家有,其他家也有不是? 萧娘子跟着康莞忙活了一个年节,自家的年都过的冷冷清清的,谁叫儿子不在家呢。 却也是真见识了赵家的人情网络是多么的巨大。 心底里不知道几次哀叹,自己儿子就是不争气,这要是认认真真的读书,将来走官场,那就凭赵家的关系网,就凭自己跟赵亮私下里的首尾,萧云的前途远大着呢。 从京城的那些大人物,到地方上的督抚大员,还有道台知府等等,这一张巨大的人情网络出现在萧娘子眼前的时候,她都不敢相信这是赵家在短短十来年中就编织出来的。 赵亮上辈子是蜘蛛精吧! 却不知道赵家的人情网络之所以如此发达广阔,那真是多托了汇通银行的福了。 现在之大青果,汇通银行已经开始越过淮河长江一线,全面向着江南湖广推进了。 这东西每到一地,那就等于让赵家与当地官府建立起了可靠的人情关系,至少是可以让赵家过年时候想着他们的人情关系。 这对北方的官儿送罐头,对南方的官儿送皮子,大家各取所需,各得其乐。 那一个年节过去,赵家送出去的年礼,轻飘飘的算一算,市价上没上二十万两萧娘子是不知道,但肯定是远超过十万两的。 想想她都觉得这恐怖的慌。 整个大青果有几家人一年能赚个十万两银子的啊? 赵家光送个年礼都远不止如此。 这对她来说实在是一个太过巨大的冲击了。 而这个年节对于河西一些地方的百姓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随着土豆红薯玉米在他们这里被推广,百姓们发现自己手里虽然依旧没啥钱,但家家户户至少不缺吃的了。 那红薯吃多了会吐酸水,不假。但再吐酸水,那滋味也比饿肚子强啊。 何况还有土豆玉米呢。 几样杂粮掺和着吃用,不少人家在过年的时候都吃上了一顿白面馒头,这在河西可是大喜事。 赵辉和陈桐两个人在各自县里的声望很顺利的被刷到了顶峰。 李侍尧也趁着机会在乾隆跟前刷了一回存在感。 就跟赵亮之前想的一样,李侍尧对于赵辉和陈桐的举措,并没有选择打压,而是主动上书给乾隆,拦下了其中不少的功劳。 现在靖远、伏羌两县推广红薯土豆玉米,效果显著,来年河西就可更大面积的推广了,这就都是他李侍尧的政绩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