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唯恐百姓不反乎?-《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2/3)页

    而且清水教两大派系力量,王伦在曲阜事前就跟赵亮达成了默契,很自然的就让出了领导权,乌三娘的身份地位接班那是王家人都乐意看到的。而樊伟呢,没有了王伦压制,他还真的有可能拉起一班人马另起炉灶。

    可惜他死了。

    樊伟这么一死,他拉拢的那班人马立刻就群龙无首,像颜六、归太这等人,大家快快乐乐的在一起当朋友是可以,但谁也不会臣服于谁的。

    而王经隆、孟灿俩经过之前的起事,心气大衰?    反清这是根本核心?    是不会动摇的,可俩人真没心思去争老大了。

    这样一来乌三娘的整合行动做的还是很顺利的。

    不过后者与皇汉还没有彻底合流。

    按照赵亮的想法?    清水教会被一分为三?    一部分人去豫西南的群山峻岭中去,如果可以?    他们甚至能往鄂北郧阳一带发展;一部分人留在地方上星星撒撒的散开,会成为一个个联络/情报点?    然后一个个联络/情报点再组成一个个情报/联络小组?    小组上头再有交通/情报站,这能极大的增强‘皇汉’的信息情报力量;最后就是乌三娘直属的精锐力量,就像是当初的颜六小组一样,他们的任务就是刺杀、搞破坏?    搅乱人心。

    不过这些设想还都需要乌三娘的配合才行?    赵亮现在都一年多时间没见到乌三娘了,还谈什么合流呢?

    “诶,对了。蒋希宗人怎么样了?”

    到了这时候赵亮才想到了蒋希宗的安危问题。

    “怕是不会好。人已经昏迷了过去,浑身被药粉包炸得鲜血模糊,那就是真的能活下一条命?    官场怕也待不住了。”

    当官的要有官威要有官像,也就是说要正的体面。

    这点上可以想象钟馗的传说。

    满清对官员长相远没有唐宋来的苛刻?    那时候你可以去朝堂上看看,一个个全他么都是中老年帅哥。

    但满清的要求虽然下降了?    可当官的必要的‘身言书判’还是讲的。当官的要是有残疾,特别是文官面上有伤的?    那是绝对不可以的。

    “这个先不去讲?    你先去联络清水教?    注意要小心。”

    飞卢领命立刻就去了。

    而赵亮在屋子里想了一想,本来也要去立刻安抚员工的,但他又停住了步。

    自己干嘛要这么着急呢?自己没必要这么着急的。

    甚至他这时候保持一二迟疑才更正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