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五 郡主千岁-《斗离》
第(1/3)页
“你们凭什么,我们是独孤家的少爷,你们凭什么这么对我们,纺布这是男人该干的事情吗,你们混账!”长顺气呼呼的踹门,在牢里关了那么久,早憋的一肚子火,如今出来了,还不好好的泻火,既然郡主不让他们好过,那就大家都别想好过,他堂堂男儿,还能被一个女人制服不成!
“少爷,纺布可以磨练人的心性,郡主也是为了少爷们好。郡主说了,不劳者不得食,如果您再不纺布,今日的午膳您就吃不上了,还是赶紧开始纺布吧。”护卫劝解道。
长顺看着护卫,冷哼道:“你们这群护卫都能领钱不干事,凭什么要我们纺布?”,护卫是独孤跋请来保护郡主的,每月都有固定的月钱,但是做的事情却很少。
护卫哭丧着脸说道:“少爷,您以为纺车是谁造的,我们每日采桑叶养蚕容易吗?”
长顺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护卫,他只知道碧溪让护卫训练士兵,怎么她现在竟然让护卫养蚕?真是可恶,他们是男人,养蚕纺布这是男人该干的事情吗?
“我要离开这里,我要离开这鬼地方,我要告诉母亲,郡主在折磨我们——”长顺拔腿就要走,护卫忙拉住他,劝道:“郡主府被重重包围着,谁也逃不离。”
长顺只觉得身子一软,两腿不由自主的跪倒在地。他们当初来封地时,长辈说是让他们来学习治理封地,为什么现在他感觉自己被软禁了?
府衙附近有两条街,虽然不及京城繁华,但也是什么都不缺,虽然商贾地位低下,但是从文帝颁布的指令中可以看出,他还是想提高商人地位,促进商业发展。
想让一个地方繁荣起来,光靠普通百姓是不够的。必须靠商人带动,碧溪写了一份奏折,请求皇上同意她赦免当地商业赋税,以增加商人间的互通有无。皇上看到奏折时。想起当初他也有过这样的提议,可是大臣们强烈反对,甚至反问他,大家都从商,谁来种田?
轻轻叹了口气。皇上写下朱批:都从商,谁种田?
五月中旬,独孤家的少爷们已经熟练掌握了织布技巧,虽然他们偷懒,织出来的布不好看,但是勉强也够一尺了,这是他们的劳动成果,碧溪将布收好,同时消去他们损坏公物欠下的债。
本以为织完布就能重获自由,谁知碧溪却请来几位先生。分别教授儒学,礼仪,算术,教学的时候他们聚在厅里,盘膝坐于蒲团,矮桌上放着书本和笔墨。儒学他们从小便接触,按理说应该不难,该背的文章他们都背诵过。可是教学的先生偏偏不是让他们背书,而是直接让他们做文章,论述孔子的思想。让他们评论,孔子的思想哪里好,哪里不好。
清扬听了先生的话,俩个眼睛瞪的如铜铃一般大。大叫道:“孔子思想博大精深,个人理解也不相同,我等如何评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