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伐无功而返,二伐被拖延牵扯半年,耗费甚重,我们三伐败不起!” 王福畴的府邸中,徐茂功脸色凝重。 新皇拿权心切了一些。 这不仅仅是想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身上收回行政大权,也想在兵部收回兵权。 但心切归心切,能不能执掌这些大权又是另外一码事。 徐茂功可以将兵部大权全部归还给新皇,但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偌大的兵团因为政令调度错误大损。 但凡一个失误,上层的一个决定可以带来无数的灾难。 说他们是小心翼翼渡河不为过。 若非此时的大唐经济强盛,人口又众多,这两次出征足以损伤元气。 眼下是决定第三次出征。 也是一场不能败的战争。 徐茂功性情稳靠保守,能稳守,他也能出击。 但徐茂功需要弄清楚诸多事情,免得在统领军团时发生意外,导致征伐的再度无功。 “你想从掌控整体变成出击一方,谁能替你掌控全局?”李鸿儒问道:“莫非你想让皇上掌控全局?” 大唐当下主攻伐的国度是西汗国,但这并不意味大唐疆域各处完全安宁。 在北方区域,句骊国、新罗国、百济国的摩擦从未少过,而且屡屡有蔓延到渤海郡的迹象。 甚至于句骊国如今增添了数十位身怀妖血的魔君,很可能会涌现一批良将。 而在偏僻的南方区域,流放之地与当地少民多有交锋。 又有西方区域的吐蕃国和吐浑国屡屡碰撞。 边疆诸多问题处于碰撞但又未集中爆发。 不仅仅是大唐对西伐胜败在意,诸多人也在等。 或等到大唐征伐西汗国兵败,或等到大唐陷入这场交锋两年不曾有收获的战争泥潭不能自拔。 又或等到徐茂功率军远伐难于顾及国内,边疆隐患的问题会齐齐涌出。 对兵部而言,这是一场极为严峻的挑战。 若是在往昔,薛万彻、李道宗等人足以胜任大总管职位,但在眼下,徐茂功能用的人不多。 大唐新人涌出,但这些新人至多是有一方行军总管的资格,难于承受行军大总管职责。 “你就不能升一升官?”徐茂功皱眉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摩揭陀国打过大胜仗,你能耐大就多多帮帮忙,别想着怕麻烦!” “长孙无忌说你想亲自领军出征”李鸿儒愕然道。 他没想到徐茂功上门是劝他掌控军团。 李鸿儒能耐虽强,但他执掌小团队调度都有欠缺,更无须说二十万人以上的兵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