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长孙无忌的步轩殿中。 李鸿儒和长孙无忌探讨了很久。 两人话题转向极快,不乏东扯西拉,饶裴守约旁听也听得极为困难。 但事情到最后,裴守约很清楚,自己被调任到军区的可能有了八九分。 “这种事最好是请大理寺的人协助,你准备将谁推上来和我们对立做事?”长孙无忌道。 “自从崔敦礼大人离任大理寺,我在大理寺就没什么人可以拉了”李鸿儒惋惜道。 “那我不可能用自己的人脉来反自己”长孙无忌道:“你别说崔敦礼,我感觉他修那个元神之斩出了一些问题,他前几天还来找过我,说自己走火入魔了,只怕是活不了太久。” “他也有问题?” “我现在很愁,若我们跑的跑死的死,大唐又没有新人可以顶上去,这要如何是好?” “大隋朝时文臣武将成片死,也没看我们大唐差到哪儿去”李鸿儒吐声道:“少了谁太阳都会照样升起,你不用担心后继无人。” 大唐当前的打击面确实极广,不乏壮士断腕的激烈。 自己难受,但想着谋夺大唐的仙庭会更难受。 不论有什么计划,又或有什么谋夺,在遭遇这种片杀下,什么都要流产。 长孙无忌担忧的是传承问题,态度略微悲观,而李鸿儒则是中立偏向往上。 这与裴守约和裴旻相关。 但凡朝廷有几个狠人,即便带上一群羊冲锋,也不会逊色于一群狼的突袭。 “而且咱们如今在打边疆之战”李鸿儒吐声道:“到时候打狠一点,外患想侵袭到长安就很难了!” “说的是!” 长孙无忌点点头。 “莫非这就是你不断想在兵部插人的原因?” “你就当是吧!” 李鸿儒也不在意长孙无忌的猜测。 打仗当然要打狠一点。 这不仅仅是消除外患,他更是想捞取灭国气运。 若不平推数国,李鸿儒都觉得对不住自己这些年屡屡的投资。 “那你找找人来告我们的状”长孙无忌闷声道:“还有,你现在必须告诉我事情相关,为什么我必须天天看这些破书?” 长孙无忌指向书桌。 在他的桌面上,此时摆设着各种《道德经》《抱朴子》的版本,不乏长孙无忌留下的读书笔记。 “这个么……” 李鸿儒沉思了数秒,这才低声吐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