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太子的意思就代表着唐皇的意思。 这是借口叙说。 太子极少有命令传达,李鸿儒没法拒绝,随即就应了下来。 但他对吐蕃国的了解确实不详。 这是他从未去过的大型国度,只是在远行时远远瞭望过方向。 那是一片高原之地,有着巨大的山脉蜿蜒其中。 在没去过吐浑国时,李鸿儒连伏俟城都不知道在什么方向。 他此时同样不知晓吐蕃国都城在何处,更不清楚其中的风俗、语言、文字等。 “他们现任的国主叫松赞王,定都在逻些城,国内又有“仲”“德乌”“苯”的教派,他们的律法很残酷,统治形式有些类似于殷商时期!” 太子穷尽了自己脑海中关于吐蕃国的资料。 部分朝廷大臣所知甚至更为贫乏,只是知晓那片高原之国苦寒,战士凶悍。 除此之外便是神秘。 人类对于神秘向来保持惧心。 在没有了解之前,大唐没可能和吐蕃国因为一些小小的争执就大打出手。 “我过去查探查探!” 在李鸿儒之前,定然有不少斥候已经进入到吐蕃国。 如今李鸿儒只是去锦上添花。 但较为独特的一点是,李鸿儒是诸多侦察侦探者中官职最高的人员。 这事情本来也不用他过去,但事情缘由牵扯到了他,李鸿儒避不过去,过去勘察一番能堵上不少人的嘴。 “最好能探查到吐蕃国境内重要军事分布,西域那些佛陀去向等事情,这些机密极为重要,可以让朝廷有备无患”太子叮嘱道。 “没问题!” 李鸿儒点点头。 朝廷担心的无非是大梵天主等佛,对方在吐蕃国经营有多少深厚,是否派人入驻吐蕃,成为该国的国教。 “万一难于探查到,你也不用有什么心理压力”太子叮嘱道:“父皇说这些事情避免不了,他们迟早会有这种扯皮式的试探,只是会换成其他理由!” 针对自己的近臣,太子还是吐出了底线。 能查探到固然是好,但若是查探不到,那也很正常。 吐蕃国人海茫茫,又是庞大的疆域,想探查到真正的讯息很难。 这犹如一个外国人在大唐境内查探真武宫,又或者寻找大唐诸多处军事要秘,难度会非常高。 “你可以先去找找候尚书,他当前应该对吐蕃国有了一定的了解”太子建议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