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万寿山下。 “戊寅元历要改!” 唐皇沉默了许久才开腔。 这是李淳风数次抨击的历法,甚至不乏和傅人君斗法争辩,提及其中的缺陷。 如同武技和术法一样,历法亦是诸多,各有各的计算。 即便是年,一年按三百五十天,三百六十天,又或者更多时日,这都是一件极难确定的事情。 诸多历法者从星辰变化,又到四季更替,年复一年的去重复计算,才能得出一年到底是多长的时间。 这其中不免还会因为气候冷暖的差异,对一年有多长时间有部分计算变化。 每个人观测不同,计算也有着不同。 只要遵循历法,即便今天过完年,三百四十天后再过年也正常。 诸多人脑子中根本不会想这一年过了多少天,为何要过这么多天,只会去看历法行事,直接进入过年的环节。 唐皇显然也是如此。 当前的历法以较高名望者制定的历法为基准。 戊寅元历便是这种时代下的产物。 五庄观寻访极为私密,获知讯息之后,唐皇自己按戊寅元历做了计算。 但在计算之时,唐皇出现了失误。 朝廷征伐星宿川秘境时,镇元子外出,那是一个开观的时间点。 若是那时在万寿山附近等待,或许能进行拜访。 但在那之后一段时间,五庄观便重新隐没,需要慢慢等待才能显出。 “我们应该在八月十五左右到达万寿山,才能赶上五庄观开启时间!” “那时战况未明,还有婆罗门七位星君在附近游荡,如何好去!” 唐皇和高俭低声叙说,这让唐皇连声叹气了一番。 他来晚了,没有赶上五庄观前次的开启时间。 若要赶下一趟时间,他又来早了,只能在此做等待。 拖延时间并不是一件好事情,这与唐皇想象中的时间差异很大,也让他的脸色有些差。 “李台正制造了浑天地动仪,或许我们大唐日后能有一份准确的日历”高俭低声道。 “希望如此!” 唐皇皱了皱眉头,点头了下来。 五庄观未开启,众人亦只能停留在马车上等待。 所幸唐皇经历了一次饥饿事件,身上携带的高等辟谷丸不少。 李鸿儒跟随在此,亦是慢慢打发时间。 唐皇难有什么心思,但高俭和王立世闲了下来。 寻常拜访一趟能探讨一会儿,又或是文人会时倾听发言。 但在此时,这两人闲到了蛋疼,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很空。 高俭没法和王立世切磋武技,王立世也没可能和高俭探讨文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