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鸿儒知识储备不行,但杨素没这种情况。 他甚至能对儒家经典进行释义。 只要两人替换妥当,李鸿儒便能将他所需诸多取出来。 有双方在《双头四臂》上的配合,杨素还是很满意这种合作,毕竟他靠着这门能耐掀翻了大隋文帝,那爽快感简直妙不可言。 不提以后会怎么样,至少让李鸿儒中进士后他能捞到卷风术。 “那我拖关系临时去报个名,你到时候一定不能露馅”李鸿儒道。 “放心吧”杨素笑道:“你又不是什么大名人,没多少大儒会一直盯着你去答卷。” “您说的对!” 和正统文官阶级距离颇远也有好处,至少没有什么瞩目感。 以李鸿儒如今的名声,也就江湖上、部分军区有一定的知名度。 他在文人阶级中属于极为不显眼的状态,除了在观星楼中挂了一首诗,便再无多少文人的事情。 李鸿儒最终同意了杨素这种作弊行为。 尽管行为品行不佳,但这算是他走向藏书阁的捷径了。 真要在职位上累积三五年,有突出贡献才能去一趟藏书阁,他会等到花儿都谢了。 “最近将这门变化好好练习一番,一旦考试交卷,又或出现异状,我会立刻返回考场外与你做交换!” 李鸿儒的变化实在不成器。 杨素教导了好一会,又在那催促他练画。 不提成为丹青妙手,但至少要具备足够的基本功,这样才能熟练运用变人术,减小变化的破绽。 “画画也没个什么教程!” 除了一些基本的讲解,画师们画画都是依实物进行模仿,再到进入意境等水准。 画术慢慢被道家术法淘汰,也正是有这种原因。 但凡没有形成正规系统的学习方法,难于做修行,也便会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 琴棋书画的儒家项目都是如此。 没有人对着一本棋谱学一学就能成为高手。 又或看看琴谱、画作、书帖,就拥有对方在这门学科上的能耐。 只有反复的练习,又拥有常人提及的‘天赋’,才有可能将琴棋书画发扬光大。 李鸿儒觉得自己琴棋书画的‘天赋’很一般。 但所幸现在只要学着画人,最终变化成杨素的模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