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我觉得我还可以抢救一下-《重生之电子风云》


    第(2/3)页

    “这当然,我们重光是站在电子产业链高端的研发型企业,畅想是位于电子产业链下游的低端制造业企业,没法比较。”

    “倪院士当初是不是也想走技术研发路线?”

    “很显然不是吗?从1987年开始,畅想所有手册上的口号一直是技工贸,自从95年倪院士被踢出畅想,刘总把公司的技工贸路线改为了贸工技。”

    “你似乎对畅想很了解?”

    “中国IT业有点资历的老人应该都很清楚吧?畅想当年就是个螺丝刀起子公司,本质上和我们现在电脑城里的装机商是一样的。八十年代提倡搞三产,基本上国企和科研院所派出来的人都是那些能说会道、善于应酬、交际能力强的人,哪舍得用真正搞技术的人,耽误了研发怎么办?”

    “你是说刘总?”

    “我什么也没说,但我觉得现在有些报纸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编造说刘总当初借了计算所20万创建了畅想,这是不是在故意神话什么?”

    “神话什么呢?”

    “因为重光里有很多畅想的老人,根据他们告诉我的情况来看,畅想本来是一家国企,是84年11月中科院计算所创办的新技术发展公司,当年12月,倪院士带着他研发的畅想式汉卡加入,借助这种世界独创的畅想式汉卡,可以让计算机轻松实现汉字处理和输入输出,所以这就成了公司当之无愧的主营业务,头三年就为公司创造了1200多万元的利润,以至于公司名称后来都改为了畅想。

    85年5月时,畅想的产品目录上,以畅想汉卡为首的29项技术产品,全部是计算所的科技成果,你说怎么国有企业就成了民营企业了?姓了刘了?要我说即便私有化,也该姓倪呀?你说是不是?即使不姓倪,也不能把姓倪的一脚踢出来吧?你说这是不是太过分了?”

    小崔微微皱眉:“还有这事?”

    “刘总86年当的总经理,一上任就提出国有民营的口号,从此畅想就不受计算所管理,独立运营了,三年后公司名称从新技术发展公司改名为畅想集团。从此公司在宣传上就开始讲故事了,一个关于刘总带着11个人20万元创办畅想的神话故事,呵呵。”

    “之后按照刘总的路线图,畅想提出要去香港上市,于是和港方创立合资公司,这其中中国技术转让公司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家国企公司当时董事长是刘总父亲刘谷书,呵呵。

    在争取在上市的三年过程中,刘总借着刘家找来的港商之口,一次次要国家给优惠政策,于是国有股份比例和上级部门的监管被一次次削弱,终于在上市后彻底实现了国有企业民营化。

    香港上市之后,发行的6.75亿股里,四位刘家找来的当初一共只投入了10万港币的港商股东,赫然持股2.08亿股,这件事到现在也没有任何解释。”

    小崔默然了半晌,终于道:“然后倪院士在上市后居然被踢出了畅想?”

    “呵呵,很有意思吧?篡权者终于掌握了足以控制公司的股份,把创始人踢出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