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技术鉴定会-《重生之电子风云》


    第(2/3)页

    要知道类似这种设计复杂的芯片,想要破解其中经过加密的底层源代码是非常困难的,往往一个高水平技术团队连蒙带猜一年半载,也只能猜出个三四成。要想完全破解,除非动用国家力量耗费巨资才有可能在短期内实现。

    而芯片设计团队向软件开发商提供的使用手册,一般来说都是一条条功能指令和一些具体实现方案,很少会公布源代码,即使有公布的需要,也是要几年之后,而且也是分批次有保留的公布出来。

    因为夏老事先向他保证,这次与会的专家都是计算所内部的重要的工程师和专家学者,他才同意在会议上对部分源代码进行内部技术交流和探讨的。

    如果事先知道有外国人参加,胡一亭压根就不想开这个鉴定会,那样还不如直接流片省事呢。

    没过一会,夏老明显面带不悦地快步走进了会议室,径直走到胡一亭身边附耳命令道:“今天的鉴定会有外国专家参加,书面资料就不要发了,你上去随便讲一讲,拖拖时间,一个小时后散会!”

    胡一亭点点头,向会议桌主位望去,见刘所长一脸尴尬地坐在那里,端着茶杯不停地吹气,有些手足无措的样子。

    这年头在中科院各个研究所里,院士如同国宝,权威远远大于教授在大学里的权威,更何况是夏老这样年高德望的行业奠基者。

    而所长一般负责人事安排、资源管理、后勤保障,在技术上一般来说没什么太大的发言权。

    胡一亭看见鼎鼎大名的畅想集团董事长刘承志吃瘪,只微微一笑,心说您老人家也是自找的,事先不打个招呼就急着放卫星,看来还是太年轻经验不足啊。

    鉴定会开始前,吴市欢开始分发资料。

    与会专家们看着手里区区三张纸,再看看胡一亭研发团队,那一大摞被曹玉暖死死抱在怀里的资料,又瞅了瞅那两拨外国专家,顿时心里跟明镜似的。

    董运美院士打个哈哈道:“我说老夏呀,你把我从软件研究所叫来,就给我看这几张纸呀?回头散会,你得给我个交代。”

    董老是中国程序语言和编译器方面的权威,他这番话与其说是给夏老听的,还不如说是帮夏老作了解释。

    沈旭榜教授笑道:“人既然都到齐了,那就开始吧。”说话间对胡一亭这边望过来,打趣道:“你们这些姑娘小伙们都等急了吧?上来吧,别紧张,慢慢说。”

    沈老是国产处理器芯片方面的权威,尤其擅长嵌入式cpu领域,参与过多项箭载计算机的研制,胡一亭记得他老人家再过两年也要当选院士了。

    其他专家心里也清楚是怎么回事,都知道这次鉴定会听不到什么深层次的东西,于是开始喝茶的喝茶,聊天的聊天,随意的翻看眼前这区区三张资料。

    夏老有些歉疚地对与会专家们笑了笑,并不说话。

    胡一亭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白白耽误了这么多老前辈的时间,如果自己今天不讲出点名堂来,只怕浪费了夏老一番苦心。

    于是他赶紧走上台,开始对这款芯片的功能做大致介绍。

    随着胡一亭讲解的深入,专家们已经抛开了手中的三张纸,聚精会神地思考他所讲的内容。

    一时间,会议室里除了胡一亭的声音,就听见两个翻译噼里啪啦地用英语和日语,对那四个外国人做着解释。

    越往下讲,胡一亭的脸色就越难看,因为再要深一步的讲解,就会涉及到很多不便公开的技术,并不可避免地谈到算法和结构特点。

    在座的专家也都意识到了什么,面色有些凝重起来,但好奇心又驱使他们希望胡一亭继续深入地阐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