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8章:印地市场-《文娱泥石流》


    第(2/3)页

    孟买,印地的经济中心,马哈拉拖特拉邦的首富,一个仿佛空气中都飘着咖喱味和尿骚味的城市,这里总是能听见各种牛哞声和悠扬的西塔琴充满异域风情的乐声。

    这里,有着全印地最有钱的地区,也有全南亚地区最穷的地区,恍若两个天地,神奇的存在于同一方土地之中。

    最有钱的地区一旁,印地达哈维贫民窟,南亚规模最大的贫民窟,世界第二大贫民窟,这里的面积仅1.75平方公里,可在这狭小的1.75平方公里内,却居住着人数高达达百万的居民,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马赫什·拉索尔(mahesh    rathod),就是一个生活在达哈维贫民窟的人,现年21岁。

    马赫什·拉索尔是一个达特利人,一个彻头彻尾的最低种姓的‘贱民’,黑色而细卷的短发,黝黑的皮肤,骨瘦如柴的身材,和身上那穿了不知道多久,泥巴的颜色多过原色的衣服,浑身散发出一股因为衣服用恒河水洗过之后的古怪气味,眼白还有些微微发黄。

    虽然在印地,种姓制度在法律当中早已明令禁止,但是却因为存在久远以及文化主体原因,其实一直都没有多少改变,而马赫什·拉索尔身为达特利人,又被称为‘不可接触者’。

    这个意思,在印地语当中,即贱民,他们自己自称为“被压迫的人”,即达利特。

    今天,在某些依旧保守的印地农村地区,亦或者在贫民窟当中,你会看到有些人走路要避着人,因为他们不能让自己的影子落到路人的身上,因为这样会玷污更高种姓的老爷们。

    更有甚者,有的人带着扫帚,边走边扫掉自己的脚印。他们为这个村子的人工作,却不允许住在村子里;他们不能到村子的井里打水,小孩就算能上学也必须上专门的学校。

    马赫什·拉索尔已经辍学很久了,因为哪怕是最差的贱民学校,高昂的学费也不是自己那烧尸工老爸和洗衣工老妈能负担得起的,因为马赫什·拉索尔家里还有7个兄弟姐妹,家中要首先考虑大哥的问题。

    所以,对于马赫什·拉索尔最大的乐趣,莫过于用他那省吃俭用攒下来的3000卢比购买的一台华国产的二手智能手机招摇过市,在贫民窟当中的小伙伴中炫耀了。

    智能手机这东西,在贫民窟当中可是稀罕物件,天呐,天知道马赫什·拉索尔为了弄到这玩意儿都付出了什么代价。

    今天,难得的找不到活干的一天,马赫什·拉索尔和伙伴们约好了一起踢球。

    而在踢完自己用废弃橡胶料和胶带缠绕成的足球,马赫什·拉索尔如同往常一般,与自己的达特利伙伴们悠闲的坐在黄泥地上,从破烂的衣服当中拿出了那台宝贝手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