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七十二章 酿酒运粮有新篇(第三更)-《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1/3)页

    吃着吃着,宋庆礼停下,咳嗽两声,又嘟囔:“修路,要修路,开春了,冻土一化,雪一融,道路南行。”

    他就习惯搞工程,找百姓干活。

    有盗贼多的地方,他就在关键的地方弄陷阱、设栅栏,别人嗤之以鼻。

    然!他并没有在这种工程中捞钱。

    他善于听别人说哪里做得不够好,要改正。

    百姓说盗贼多,他就努力想办法。

    险路就是两山夹一线的那种,盗贼一般喜欢在那里拦路抢劫。

    他找人修,这样一来,百姓过去的时候就安全了。

    有时候并不好用,盗贼是移动的,只能保证那一条路安全。

    他不会当官,远远比不上李易的弹性,李易可以送礼让你帮着把地方治理好了,他不行。

    他达到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地步。

    他都死了,有人攻讦他,说:宋庆礼大刚则折,至察无徒,有事东北,所亡万计……

    当时又掉了品级的张九龄驳斥: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户庭可乐,彼独安于传递;稼穑为艰……

    一个驳斥文写得跟赋似的,当然,韵不对,应该叫散文。

    凡是这种没有卡住韵的,在大唐都叫散文。

    这种散文的文学功底比李易时候的散文文学功底高出一点点,就一点点。

    李易若非从小就接受这样的文学教育,穿越过来,官场没法交流。

    宋庆礼不知道自己死后别人怎么说他,他现在就想修路。

    历史上他修路,用契丹人,一死就死很多,修路死人正常。

    现在技术提高了,修路为什么要死人?他已经修了不少的路了,死的人却很少。

    “还是九龄懂我。”宋庆礼大口吃罐头肉,忍着咳嗽咽下去,才咳嗽。

    ……

    “吃完饭咱们往前面走走,这段路修得不错,朝廷修桥的时候规划在内,规划外的瞅一眼。”

    又吃到小根蒜盒子和喝到猫耳朵汤的李易浑身舒坦,提议多溜达一段距离。

    计划内的路不错,外面的呢?连接到这条主路的支路行不行。

    他没敢说村村通,工程量太大,看有人挑扁担就明白,走小路赶来。

    “好啊!下次放海米或虾仁,虾皮子扎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