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十人拽大冰车在冰上前进,冰车上面放麻袋,麻袋中有土。 两岸都站了人,羽林飞骑的人把自己的望远镜借给吐蕃部族的人。 “这就是望远镜,果然能够看到很远,看对岸的人可以看清楚脸。” “咱们以前跟拿望远镜的人打,吃大亏啊。” “两个水晶片,一个筒一边一个。” “透明琉璃看着也行,不知道好不好仿制。” “别想了,听说金城公主那里有,他们吐蕃的赞普和大论,怎么可能不琢磨。” 部族的人传看着望远镜讨论,称呼改变,说他们吐蕃。 十个人继续前进,穿钉子鞋,拖冰车,其实很容易,前提是冰面要相对平整。 李易那时在八十年代以前,东北赶集的人就喜欢地上有雪。 拽一个冰车把家里的东西送去卖,或者从市集上拖东西回来。 要是冬捕,更需要冰车,马拉的大爬犁。 好的爬犁像个小房子,两匹马,或者麋鹿来拉。 冰上的人吭哧吭哧走着,一刻钟的时候走到河中间,岸上的人紧张起来。 一般情况下岸边最不容易结冰,有土,温度会传递,河中间主要担心出现空洞。 又是一刻钟,人和冰车成功抵达对岸,那边的人欢呼起来,紧跟着这边的人也叫喊。 “能走了,冬天两岸运输东西直接上冰。” “等再下一场大雪,从其他地方过来的物资一样选择在冰面上走。” “冬天好过了,不会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部族们比唐军们还期待辎重输送渠道流畅,他们今年冬天就等着通过交换和工作,拿到足够吃的粮食。 “快,把好消息告诉给其他地方,下游寻找各个水流湍急的位置观察冰层。”郭知运下令。 以前即便在河西节度使,冬天都烦下雪,雪一下,路不好走。 如今有了新的交通工具,下雪更好。 “估计所有下雪的地方俱会制造雪橇来运输? 冬天? 或许会给战争制造好时机。” 张孝嵩发表自己的看法,河西那里会用雪橇、突厥、突骑施会用? 吐蕃更不用说。 “马承受不住? 除非他们有足够多的精料。”张忠亮从补给上否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