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配合-《秦时明月之雄霸天下》


    第(2/3)页

    “墨家巨子下落不明,据传可能为罗网所杀。”

    燕丹心中绝对不如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冷静,只是,他担心六指黑侠的同时,对于田光却相当警惕。

    这样的消息,墨家之人还没有传来,却由一个外人传递过来。对方的态度与目的尚在其次,重要的是,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消息灵通了。

    “这样么?”

    ................

    秦军营寨。

    王翦与赵爽并列,看着前线的败军陆续回营。李牧凭借数万边军,在北路击败了秦军,只是,李牧手上的兵力不足,不足以围歼秦军。所以,此战赵军虽然依旧是大胜,可秦军却不像是上次一样,全军覆没,保留了有生力量。

    “凭借数万孤军之勇,以赵国凋敝之力,却能重挫我二十万大军。李牧,当真厉害!”

    前线军情传来,漳水沿岸的秦军,闻听李牧南下,纷纷遁走,不敢与之正面迎战。

    王翦叹了一声,又看了一眼赵爽。

    “汉阳君曾言此战是为了练兵,只是,军心如此,我等又如何与王上交待?”

    这仗打成这样,败了尚在其次,可如今这些新军心目中,对于李牧的畏惧,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

    练兵的目的没有达到,山东六国却又重生合纵之论。可以说,此战,非但没有完成预期的目标,而是败得相当的难看。

    不过,这与一直在后维持后勤,防御韩魏两国的王翦无关,甚至也与率领南路军前锋的李信关系不大,而是北路军统帅的问题。

    “此战一败,数年之内,伐赵之论,不会再议。”

    在同一个地方连续被同一个人打败了两次,而且还是我强敌弱。这足以证明不是秦军体制的问题,也不是国力差距的问题,而是打不过。

    即使是秦国,也无法承受连续三次的重大失败。已经有了两次,所以,对于伐赵之论,秦国朝廷上,不会再轻议。

    “赵国可亡却没有亡。不过,以邯郸城中那君臣的做派,再过几年,怕便是李牧也救不回来了。只是,将军应该庆幸。”

    “庆幸什么?”

    王翦转过了头,问道。

    “庆幸李牧是敌人。”

    赵爽一笑,转身走下了高台。

    王翦看着远处陆续而来的败兵,微微一叹。

    “敌人总比自己身后的盟友要容易对付的多。兵家之幸,兵家之哀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