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节 崔念奴-《极限警戒》


    第(2/3)页

    博士不是现代才有,现代的博士说的是学历等级,古代的博士更像是官职称谓。

    古代的王朝多有太常寺,主要是处理陵庙群祀,礼乐仪制之类事情,一般情况下,太常博士算是个闲差。

    见沈约望向另外那个敦厚稳重之人,李彦皱眉道,“这位应该是朱先生?”

    那敦厚之人微微点头。

    李彦随即道,“大名应是……”说话间,他看向李若水。

    李若水沉声道,“朱敦儒兄,好诗词,文采非凡。”

    那敦厚之人客气道,“李兄过奖了。”

    他称呼的李兄,自然不是在说李彦,而是指李若水,一声李兄,也表明他和李若水着实有些交情。

    李彦微哼一声,“不错,就是朱敦儒。沈公子,此人极为清高,有人举荐他为官,却是数次不就。”

    他不太记得朱敦儒的名字,实在是因为朱敦儒非但不是官员,而且和他交集甚远,但他显然记得朱敦儒这人的个性,略带嘲讽道,“本官一直以为阁下忧国忧民,不想竟然也是忙于风花雪月。”

    朱敦儒神色不满,却未回应。

    民不与官斗,和个小肚鸡肠、又掌大权的人物争辩,绝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李若水却忍不住为友争辩道,“李总管,若论忧国忧民之情,只怕崔念奴比总管更浓。”

    李彦双眉微竖。

    李若水随即又道,“若论才华文采,朱兄比不才更胜一筹。”

    他一“板砖”拍在李彦的脸上,讽刺李彦祸国殃民,连个歌姬都不如,随即又自踩一脚,倒让李彦一时间无法发火。

    沈约一旁笑道,“如此看来,朱兄是因文采得崔念奴一见了。”

    朱敦儒微有迟疑,拱手道:“不敢当。或许不过是朱某和崔小姐投缘罢了。”

    场中几人可说是互相试探。

    朱敦儒为人稳重,见沈约并不张扬,处于稳妥,自然客气对之。

    客气不止是尊重,还是有效的防备。

    可哪怕朱敦儒,也猜不透这个让李彦很恭敬的公子是哪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