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晏二老爷回府就听说安郡王府的世子侯了整日,身形微顿,紧接着就在心中暗骂奸诈,摆明了是故意趁自己不在家来做姿态的。 想到如花似玉的闺女被那混账轻薄了去,内心又酸又涩,总有种替别人养了孩子的感觉。倒不是见不得莞姐儿受人喜欢,只是这一日来得太早,出乎意料的早。 心急着想见见那少年,有脸做事没脸早日登门,又迷惑了他妻女,二老爷足下生风,没多久便到了厅堂。 此时已尽黄昏,屋里竟没有点灯。 二老爷诧异,侧首正想吩咐平安,就见里面走出个身瘦体弱的少年,十三四岁、长得油头粉面瞧着就轻浮,偏生穿了件藏青衣裳,顿时觉得不伦不类。 年纪轻轻的,穿这样显摆什么?明明是个浪.浮哥儿,非装出一本正经。 赵奕在屋槛外停下,恭敬的弯身作揖:“晏伯父。” 闻者直接跨步进屋。 赵奕既惊讶又失望,都不点评几句自己的衣着吗? 该是气狠了吧。 遂忙转身跟上,再不敢落座,只捧了早前带来的两卷字画和一对白玉雕竹镇纸奉上,规规矩矩的开口。 他刚欲说话,二老爷就率先出了声:“别想着孝敬我。” 赵奕索性摆到他手边,言简意赅的告罪:“伯父生气是应该的,静之嘴拙怕说多错多,今日过来就没想笑着回去,您有什么话尽情训吧。” 他太了解这一家子了,晏二老爷早些年确实是位高风亮节、斯斯文文的读书人,但成家多年又有晏莞那样的闺女折腾着,再好的君子雅气也消磨殆尽。 赵奕眼下就怕对方不骂,像刚刚那般吝啬训词。 二老爷果然如他所料般的先觑了眼字画和锦盒,估摸着是在揣测里边之物。 他顺时言道:“伯父,侄儿不知您喜好,就在书房里取了两卷东丰先生的字画。您若觉着不好,下回我改拿杨亭先生的过来。” 二老爷闻言心头一动,这是他最喜欢的两位学者,居然被这厮误打误撞挑对了! 文人多爱墨宝。又是自己敬崇的,让他弃之丢还给赵奕确实不舍,可就这样收下,会不会太没有志气? 赵奕见他不语,只佯装做错了般走上前。伸手就要取回,满面忐忑的再道:“原来伯父不喜欢东丰先生,静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