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一夜暴富-《科技衍生》


    第(2/3)页

    就连科技论坛,也只是他这几天,一点一点地搭建起来的。

    如今有了钱,一切可以慢慢运作。但怎样运作王凡依旧有些拿不准主意。

    纵观当下局势,手机行业尽管竞争激烈,但前途依然不错。尤其是当下国产手机崛起的大潮,认可度和知名度不断提高。

    否则,教英语的、说相声的也不会争着抢着来做手机。

    更为重要的时,手机控制了互联网入口,如果有几千万的用户规模,这将是一笔持续性的无形的巨大财富。

    单单流量和内置的应用,就能有着不错的收入,发展好了,每年几亿净收都是常事。

    更何况智能家居、智能硬件,自去年开始爆发,必将成为大势!

    而且当下一系列相关标准尚未制定,谁走在前面,谁将会拥有最多的话语权,甚至近乎垄断整个智能硬件的大时代。

    就像高筒在通讯专利方面的垄断,要做手机,即便是四星、水果也不得不购买他的专利,至于cdma的基带,那就更不用说了。

    因此高筒虽然从没有做手机,但在手机市场赚的钱,一点不少!

    智能硬件的潮流,必须抓住!规模的互联网入口,也必须取得!手机行业,必将成为王凡当下的重点之一。

    然而,王凡懂得,别人也懂,甚至更加明白!

    当下国内手机行业已经一片火海,从中端到低端,尤其千元机,早已沦为份额的争抢。甚至挣不到钱也无所谓,只要卖得好!赔本赚吆喝的,大量存在。

    如果拿着这点钱,直接贸然进入手机行业,去做手机,无疑是笑话。

    就算十几亿进去,也只能打个水花。尤其是一切从头开始,甚至连个名声都打不响。

    而且当下手机行业很复杂,尤其是国内,同质化过于严重。

    大多数国产主流手机,系统都是安卓的,区别只是表层的定制ui,代工都是富士康,cpu都是高筒和连发科,电池镜头都是索你,屏幕都是四星、夏普、jdi……

    最终销量就看性价比和谁更会忽悠。当然也有几个例外。

    例如华威的高端卖的不错,靠的是研发投入和口碑。还有橘子和香蕉,靠的是手机外观不错,加上每年十几亿的广告推广!

    王凡做手机,自然不会去低端市场和一众厂商血拼,那样没意义。至于每年十几亿的广告推入,更是不可能,既没这个钱,也不喜欢这种作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