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王朴说学-《狩宋》
第(2/3)页
“是的,不过很多作物产量不高。”李谷道。“所以现在农人大多选择了高产的稻麦。”
“产量不高,是因为并没有选育良种。加上肥水管理不当。我们这里使用沼气池出产分沼气泥。可是粪肥的制作古来有之,只是随着畜牧业的减少,很多农家粪肥极少。这也影响了农作物产量。在辽东农林牧三者大概是三分。不能因为某一项而废除另外一项。这不符合天道平衡的理论。中原重农而轻牧,对于森林也是疏于管理。收获很少。这导致军队作战,连战马都没有,制造铠甲的牛皮也十分紧张。老百姓吃不到肉,杀一头牛都要官府批准。百姓只知道农耕,不知道狩猎。到了契丹人入侵,一个个如同羊群一样,被赶往北方。这是中原落败的根本。”
郭威愣了好久,才叹了口气。
高继冲继续道:“中原出兵。粮草为先,人背车运,到达战场,十不存一。大量的人力物力耗费在其中,一场战争,准备数年之久,实在打不起。大唐以来,战乱不断,战死的人少,饿死的人多。年成好一点。人就活得多,一旦遇到灾年,就是赤地千里。路有尸骨。大汉建立以来,连年征战。郭大人一定为了粮食而费尽心机。”
“唉,如果不是你父王和荆襄的粮食,大汉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今年黄河决口,虽然李刺史把口子堵上了,可是没有荆襄的粮食,黄河两岸,活不了几个人。荆襄。虽然条件比中原要好,但是南平王重视农业也是原因之一。你的建议我会考虑的。”郭威很郑重地回答。
“郭大人。无农不稳,现在乱世将安。不能再因为几场天灾而在此陷入混乱。”王朴接了一句。
郭威笑了:“我们的状元郎到了这里,难道不知道中原正是用人之际?”
王朴正色道:“如果说中原是用人,而辽东则是育人。科学之说,在于百科之学,儒学不过其中一学而已。到了辽东才知道,我所学太过浅薄。”
“喔?”
郭威对于儒生其实并不多么认同,在朝中,他对武官们总是有意无意的扶持。对于儒生虽然没有打压,但是说有多支持,实在是谈不上。当然他对道家和佛家就更为讨厌。
而据说高继冲所倡导的是科学,科学是什么,众说纷纭,因为去辽东的人要么难窥其貌,要么留在了辽东没有出来。所以传说中,科学是接近神仙之学的东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