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后方-《1255再铸鼎》
第(2/3)页
集市上,各家地摊已经开张了起来,卖烤肉串的,卖糖葫芦的,卖发糕的,卖成衣布匹的,卖各种小玩意的,卖艺的,卖身的,应有尽有。还好,段石刚吃了一顿白菜饺子,肚子里有货,能够抵挡住各种香味的诱惑,径直去了更西边,进了莒县新城中,来到了东海储蓄银行在这里设立的一处装修大气的支行中。
这家支行是东海储蓄银行西南分行下属的莒县支行,虽然名头很大,但实际上是跟着诸城往这边修路的工地一路搬过来的,直到新城这里才固定下来。毕竟现在东海体系内最大的用钱项目,就是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工地了。
刚才给段石他们发薪的“账房”,有两个就是银行职员。最初,工地发薪,都是给条子让工人们自己去银行领钱的,不过莒县这边的工人没经过新思维的冲击,对这种方式很是不能接受,阻力很大。没办法,后来工地只能请银行过来,现场发给工人们钱币,然后再让银行自己去吸引他们存钱。
一般来说,新来的工人对银行都是很抵触的,总觉着把钱放进去换几张纸片不够安心,宁愿把钱自己留着,最多去银行把银币换成铜钱或者反过来。而像段石这样的“资深”工人,则更乐于接受这种新鲜事物,毕竟工地上鱼龙混杂,就算把钱贴身带着也不够安全,反而存进了银行就安全多了,还有利息可拿呢。
段石可是听人讲过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说隔壁连云郡有个工地遭了贼,一间帐篷里被人放了迷香,十二个工人里面有十一个被掏了个精光,只有一个人因为把钱存进了银行而躲过了一劫——也不是躲过一劫,他的存单都被偷了,但是去银行挂失之后钱还是回来了,反而因此逮到了拿着存单来试图冒领钱的劫匪。这个故事有模有样,细节非常清楚,也不知道是哪里传出来的,反正段石是信了。
段石进了这家刚装修起来还没多久的银行网点,瞅了一眼几个柜台背后的柜员,往其中一个柜台前一坐,从怀里掏出自己的存单和刚到手的那枚银币,说道:“朱秀才,麻烦你给我把钱给存了。”
段石是老主顾了,对面的朱姓储蓄员也认识他,当即笑道:“段小哥又发了财了啊,真是令人羡煞啊。怎么,是活期还是定期?”
段石想着年底还会再发笔奖金,日子不至于太紧巴,为了忍住这几日可能遇到的诱惑把钱省下来,他忍痛说道:“定期,给我存一年的!对了,一年息还是五分吗?”
本来东海储蓄银行是不给利息的,毕竟帮你存钱,不收保护费就不错了,还想要利息?但是其他几家商业银行成立之后,尤其是周弘文经营的那家立信银行做起来之后,坏了行规,开始用利息揽储,于是储蓄银行无奈也就只能跟进了。
朱储蓄指指大堂一边挂着的牌子,道:“对,一年期的没甚变化,还是五分……对了,官府新近发行了一批国债,年息八分,你可有兴趣?”
“八分?”段石一下子提起了精神,“这国债是甚东西?”
“国债嘛,便是官府借的债。这不咱们东海国跟日本国起了战事吗?大军出动讨伐日本需要钱,可是等收税再供应就晚了,便发行了这‘国债券’,先募钱发兵,等来年有了收成再还钱。”说着,朱储蓄从抽屉里取出一张一元面值的国债券来,递给段石看了一下
段石不识字,最多能辨认出那个“1元”来,剩下的也看不明白,朱储蓄便指着上面给他解释道:“喏,一年期国债券,丙寅年阳历12月1日兑付,利息8%……”
段石狐疑地问道:“这个意思我是明白了……不过,官府跟我们这些小民借钱,上面要是不还,我们能有什么办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