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东进:瀛山岛-《1255再铸鼎》
第(2/3)页
符凯伟笑了一下,就这么点贫瘠的产出,难怪高丽人丢了这个岛也不心疼。“星主,这是岛主的称呼吧?”
“是的。星主据说是当年新罗国给岛主册封的头衔,也不知道是怎么来的。之前,星主就是岛主,不过约莫百年前,高丽在岛上置郡县,星主便失了大权,只算是岛上一顶的尊贵之家罢了。嗯,不过就这几百户只知同村族人的岛胡,这大权有没有也区别不大,我先前已经知会了当前的星主,稍后他便会来拜见提督。”
“唉,搞这些繁文缛节干嘛?算了,你了解得这么清楚,也是有心了。你这有马具没有?我们再去别的地方先看看吧。”
……
在与黄鹤一起,接待了当代星主之后,符凯伟又召集守备队员们,取来各种新鲜食物,结结实实让他们好好欢庆了一下。
之后,符凯伟又把黄鹤还有其他商务部精英召集在一起,又把几个海军军官也喊了过来,一同商讨济州岛未来的发展事宜。
“首先,原则是不能投入太大,上面是不会同意对一个前途不明确的地方投入太多资源的。”符凯伟高屋建瓴,一下子定了方案的基调,那就是省钱。
关大富看了看周围愁眉苦脸的诸人,说道:“怎么说,最基础的是有人吧?若是有三五个公社几百户在籍国民,那么光是本岛的税赋就足以供养守备队了,再之后搞些什么产业也方便些。”
符凯伟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这确实是正理,有人才有产出,不过现在人口是稀缺资源,管委会可不一定会愿意拨太多人过来。
人倒不是没有,周边高丽日本人还不少,但是东海商社存了一份化夷为夏的心思,不愿意引入太多外国移民,以免汉人被反同化。同化这事,主要就看人多人少,跟文化先进不先进关系不大。
而且,高丽人秉承传统儒家观念,对人口输出是很反感的。现在正是跟他们改善关系的关键阶段,还是不要在这方面挑起争端,等以后有机会了再说吧。
“也不是不行。”周信走到地图旁边开始说道,“本土肯定不能支援太多移民过来,但只要稍微拨一点,再允许我们自己招募一些,百八十户总归是有的吧?足够再设一个公社了。而且此岛前往江南颇为方便,江南不是地少人多吗?我看大可以招募一些过来。如此双管齐下,在几年内把岛上国民扩充到千人以上,还是很有希望的。”
这也是个办法,宋人怎么说也是自己人,能移民过来的话自然是好。说起来,南宋对人口输出其实也比较反感,但这几年东海商社在江南经营得颇深,小规模招募移民的话问题并不大。
葛双江也赞同了这个观点,又补充道:“可以给守备队调一艘或两艘海船过来,在济州和江南之间开通一班定期船。说起来,这边能往江南卖的东西挺多的,周边可以收来高丽货、日本货,岛边的海货也不错。嚯,昨天晚上那巨大的鳆鱼你们记得吧?足有脸大,运去临安肯定能卖个好价。这养马业要是发展起来了的话,往江南卖马也是个不错的买卖。嗯,能赚到钱,这岛上的经济就活络起来了。嗨,我说海军就不该把济州划进本土防区,该划去南方防区才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