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亳州-《1255再铸鼎》


    第(2/3)页

    嗯,东海军本来是听调不听宣的,并不需要服从夏贵的指令,但这强制移民的事对他们也有好处,于是很愉快地就去了。不过符凯伟似乎很担心夏贵会不会在亳州出事的样子,一直询问要不要来帮忙。之前夏贵还有所犹豫,毕竟在攻宿州之时他们出了很大的力,现在果断不需要了!

    “如此……”杜信指着城北的城墙说道,“亳州军不太信任我们这些民兵,所以多放置在城北,若是将军在南猛攻,另遣一支精兵布置于北面,约定信号或时机,里应外合,定可一举拿下!”

    夏贵点了点头,略带赞许地说道:“不错,以正合以奇胜,颇有兵家之理,你可读过书?”

    这是要重用的架势啊!

    杜信一阵激动,说道:“小底并未读过书,不过识得几个字,而且平日常与友人谈论史上英雄与兵事,故对此道也有所知。哦,对了,夏将军大名,在下也是极为佩服的!”

    夏贵哈哈一笑,受了这个马屁,但摇了摇头,说道:“你想的很好,但是我们没必要玩那些花活,随我来!”

    杜信赶紧跟着他走出帐外,来到一排用布盖住的大车旁边。这些大车除了是四轮,看起来与寻常大车也没什么不同,不过周边有数排备甲兵士护卫,显然是重要之物。

    夏贵亲自上去掀开一辆车上的篷布,露出一根充满了力量感和奢侈感的大铜管,拍着它说道:“大炮之下,皆为齑粉!”

    杜信有些疑惑,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还是做出了恭维状。

    夏贵看了看他,带着笑意点了点头,似乎并不在意他有身为细作的可能性,说道:“你只管回去,告诉你的人,明日听到连串雷声之时,择机发动,外面自会配合你们!”

    ……

    1262年,4月8日,清明28日,亳州。

    亳州外围虽然有河水环绕,形成了天然的护城河,但是与宋军经常遭遇的窘境类似,当下亳州周边兵力不足,失去了野战的能力,只能困守孤城,被宋军掌握了主动权,所以这天险也就难以利用了。

    夏贵上个月底就到达了亳州,观察了一下亳州的地形之后,就让士兵在上游负土填河,截断了护城河南流的通道,使河水尽数向北流去。如今南河已经干涸,不再成为进攻的阻碍了。

    今日,宋军在城南处摆出了进攻的架势,已经紧张多日的亳州守军见他们终于动了起来,也征发民兵上墙,分发弓箭,每人发了一个白炊饼填填肚子,清点了一下墙头的石头和抛石机,又开始煮起了金汁,顿时墙头弥漫起了难闻的味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