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朝野震撼-《1255再铸鼎》
第(2/3)页
什么?竟然有这种事?
符凯伟立刻做出一副震惊的表情:“怎么会?他们竟然胆大包天到公然劫掠真州?”
秦九韶摆手道:“说来也是出了纰漏,这不是扬州李祥甫攻涟水嘛,本来胜了是大好事,可是他将周边兵力抽调一空,真州兵亦不例外,结果城中空虚,就被钻了空子。”
符凯伟又惊问:“真是可恶……可是他们劫掠归劫掠,怎么又把北使给劫了?”
秦九韶摇头晃脑地说道:“谁知道呢。风闻说是那水匪之中亦有性情中人,劫掠至北使院中之时,听闻彼是北来之人,故当成是鞑虏给绑走了。也有说当场就砍头了的,只是当地官府不愿惹事,才推脱是被劫走了……唔,只是传言,各位可别出去说。”
“不会不会……”众人立刻承诺起来,但心中都在偷笑。
旁边的魏万程也一副感慨状,道:“这事发生之后,可真是朝野震动,官家激怒,不知道北边那个忽必烈会有什么反应,可真是不好收场了。”
秦九韶点头道:“是啊,当时官家可真是出离地怒了,久违地开了朝会,在朝会上重责了吴相公。可怜吴相公本就在储事上忤了官家,又摊上了这匪事,可真是流年不利啊。这下好了,震怒之下,吴相公直接被夺职外放,贾相升任左丞相。嗯,这倒是好事。”
这时符凯伟又好奇地问道:“‘储事’是什么?”这次他是真好奇了。
“嗯?”秦九韶犹豫了一下,还是大嘴巴地说了出来,“也没什么,就是官家欲立储,当时的左相吴相公犯了忌讳,嗯……”
前几个月,朝堂上发生了一次立储风波。
赵昀无子,希望立自己亲弟弟的儿子赵禥为太子,但是赵禥有智力残疾,当时的左丞相吴潜因此反对,希望择选优秀宗室过继为储君。
这就触到了赵昀的逆鳞了,因为他自己本来就是远支宗室,和上一任皇帝宁宗几乎没什么关系,因为机缘巧合才当上了皇帝。
当时的赵昀还叫赵与莒,他家虽然是宗室,但是关系太远,本来已经差不多泯然众人,过着平民的生活了。可是当初宁宗也是无子,委托当时的权相史弥远挑选合适宗室为储君,史弥远的手下就相中了赵与莒。其实当时可选的宗室还有很多,但是赵与莒根底最浅,最方便控制,所以史弥远最后将他扶上了储位,并且在他登基的最初一段时间内一直把持着朝政。
那既然境遇相似,感同身受,所以赵昀自然也……不希望自己的旧事重演了!侄子再傻,但毕竟血脉够亲近啊,现在你吴潜想选个别的宗室,是不是想效防史弥远旧事?
右丞相贾似道就识抬举得多了,他察言观色,领悟了赵昀的想法,坚决支持立赵禥为皇太子,并最终与党羽一起促成了此事。赵昀自然对此很是满意,对他更加信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