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红楼之拖油瓶》


    第(2/3)页

    太子殿下闻听赵寅的一席话,只是浓眉紧锁,不发一言。

    太子的奶兄石荣见了这般情景,只得上前一步,口内说道:“赵大人此言甚是。然两江官员与河道总督皆为太子门下,倘或太子此时袖手旁观,且不说太子会因此担个失察之罪,让满朝文武以为太子并无识人之能……只怕也会冷了底下人的心。”

    须知两江官员只是太子门下的一部分人。倘或这一部分人出事了而太子袖手旁观,那么叫其他人怎么想。毕竟众人为太子效力尽忠,也不想太子是个冷情冷性,不顾底下人死活的。

    此言一出,众人面面相觑,皆不答言。

    太子殿下眼瞅着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谁也想不出个好办法来,不觉愈发的头疼。伸手按了按隐隐跳动的太阳穴,太子殿下看了眼站在众人身后不言不语的陈珪,心下一动。遂开口向陈珪问计。

    陈珪官职卑微,门第浅薄,此前虽得了太子青眼,有幸入东宫伴驾。可大都是与太子殿下单独相见,所言谈的也都是些风闻趣事没要紧的话。能够以谋士的身份参加这种规格的密议还是头一次,这还是陈珪向太子殿下谏言“复式记账法”和“养廉银子”之后的功劳。

    在座的大臣们也都知道陈珪虽在文章学问上不甚精通,于实务上着实有几分天分。眼见太子殿下如此垂问,不约而同地看了过来。

    陈珪方才默默的听着众位大臣议论,他原本是个八面玲珑,圆滑周到的人,平日里说话行事,最不肯得罪人的。此时得知黄河决堤的前因后果,心下却生了几分怒气。

    圣人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又有一句老话儿讲千里做官只为财。

    当官儿的不是不能贪,而是要分得清轻重,为了一己私欲害得百万灾民流离失所这种损阴德的事情,陈珪自诩是干不出来的。只因此等举措不但意味着贪,还意味着蠢。

    当官儿不怕贪,可是怕蠢。贪官亦有能臣干吏,使治下百姓风调雨顺,夜不闭户。可是蠢官儿就要害人害己了。更荒谬的是如今有那么一等蠢人,自己蠢尚且不知,反而要自作聪明连累旁人……

    陈珪抬眼瞧了瞧太子与诸位大臣,拱手说道:“敢问太子殿下,此事已然宣扬的朝野尽知。即便是太子殿下出手,可有把握遮瞒的滴水不漏?”

    当然不能,否则太子与列位大臣也不会如此为难。

    陈珪见状,因又笑道:“这便是了。即便是太子出手,亦不能将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无事。反而会有泥足深陷触怒龙颜的风险。既如此,太子殿下又何必出手?”

    “话是这么说,倘若太子无动于衷,又如何向支持的太子的朝臣交代?只怕三皇子更会因此从中挑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