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背诗-《大术师》


    第(2/3)页

    邱默气的脸色铁青,并不是他做不出来,只是他专门借助着这个机会在别人面前见识一下自己的术法而已。

    “既然邱兄想考验我,那我就献词一首,望大家海涵了。”

    笑话,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从小到大背过的诗词不知有多少,大学期间为了追一位中文系的校花,更是下了苦功,区区新词一首,怎能难道他,各位前辈们,谢谢你们辛劳的付出,晚辈今天借诗一首,只为弘扬我华夏文化。

    听闻秦汉作词,众人也是连忙竖起耳朵,就连林诗诗,也是好奇起来。

    至于邱默和纪少白等人,则是一脸的狐疑,毕竟秦汉三次考试,都被天香书院拒之门外,一看这货肚子里就没有多少墨水。

    “秦兄,你--“陈枫一脸的担忧,秦汉则是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眼神,而后缓步走向大厅,看向四周众人,轻咳一声。

    “秋水斜阳演漾金。远山隐隐隔平林。几家村落几声砧。”秦汉顿了顿,又继续道。

    “记得西楼凝醉眼,昔年风物似如今。只无人与共登临。”

    “好诗!”这次率先叫好的则是林诗诗,只见他两眼放光,而后底下头来,满脸的向往之色。

    “此词虚实相生地展现了当下词人登临所见的眼前之景和伊人作伴,当初凝着醉眼所观赏的往久之景,通过今久情景的对比,流露出作者物是人非,恍若隔世的怅惘心绪。

    词的上片写登临所见:清澈的秋水,映着斜阳,漾起金波。一片平展的树林延伸着,平林那边,隐隐地横着远山。疏疏的村落,散见在川原上,传出断断续续的砧杵声。接下去,下片前两句说昔年曾登此楼,风景与今相似。而词人今日面对此景,究竟唤起何种感慨,却到结句“只无人与共登临”方才点明,原来昔日同登此楼的人,今已不在,只剩下作者孑然一身,伫立于楼上了。”

    林诗诗说道此处,联想到秦汉不能修炼,那位不能同来的人,可能是他的恋人或者好友,但因为他的天赋,却是抛弃他,让他孑然一身,孤独至此。

    可以感到上片所写的那秋水斜阳,那远山平林,那村落砧声,都不再是客观的景物了,而是秦汉心中眼中,都有一种伤心说不出处,这种伤心说不出的情绪,借助于末句的点醒,令人于言外得之,倍觉其百感苍茫,含蕴深厚。

    不知道为什么,对于秦汉此刻,却是充满了怜惜。

    “那是当然,这可是宋代大诗人贺涛所写的《浣溪沙》,当然好了,秦汉一想到此处,深深一叹,既感叹自己的记忆,又是长嘘一声,自己背了这么多诗,连表白的机会都没有就到了这里,真是世事无常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