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此令千古未有-《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2/3)页

    蒋冕道:“如今两处起兵,可以用作军饷。”

    “募集银两,本意是用于私塾,若挪用作为军饷,百姓知道必心生怨愤。

    且这笔银子,还未必够建造大明的私塾和印发书籍。

    臣以为,不如先留在府库中。”

    严成锦并不赞成,大明的教育系统并不完善,有许多尚待修缮之处。

    刘健几人略微吃惊地看向严成锦。

    此子还打算建造私塾和印发书籍?

    蒋冕道:“建造如此多私塾何用?若有心读书,在家中也可读。”

    “不仅要建造私塾,本官还要向陛下请乞,由礼部制作讲义,分发天下,按年纪入学堂。”严成锦道。

    太上皇弘治蹙眉:“为何要多此一举?”

    蒙学只教授三百千,大明的大户人家多请人上门一对一教学。

    私塾也并不分年级制度。

    过了蒙学的幼童和弱冠书生混在一起听先生讲学。

    幼童即便听不懂,来来回回先生讲的也是四书五经,长大几岁也就听懂了。

    在国子监中,初入国子监的监生可以在正义、崇志、广业三堂读书,学分攒够后,升级进入修道和诚心二堂,这就是最基础的分班了。

    李东阳几人目光也落在严成锦身上。

    他们自幼同老师读书,达者为先,并不太讲究年纪。

    严成锦自然不可能说每个年纪的智力不同:“读书讲究悟性与见识,写出的文章高下立判,幼童见闻不如弱冠书生,弱冠书生又不如老儒生,故需因材施教。”

    既然是从教育开始入手,要整该就要彻底。

    朱厚照被抽得浑身火辣辣地痛,“准、准乞。”

    ……

    礼部值房。

    礼部尚书靳贵看着新皇的旨意,要礼部给天下私塾订制教案,编入算学。

    主簿和郎中们坐在值房中,商议新皇的政令。

    “蒙学只教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

    “如今却要编入算学。”

    靳贵捋着胡须,他与蒋冕私自商讨过,这是新皇下的旨意。

    “此举与新皇实现盛世大治有何好处?徒增靡费和礼部任务罢了!”

    他听说,新皇在太上皇前面立下誓言,国税和人口均要翻一倍。

    “定是严成锦蛊惑新皇,但如今政令下来,只能先推行政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