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全府上下忙碌,管家从未见过老爷如此奢华待客,贵客是谁? 姑爷? 李管家觉得不可能,姑爷向来不来府上用膳,老爷也不待见他。 不多时,一顶老旧的红盖轿子停在府门前。 张敷华与李东阳感情甚笃,常有书信往来,两人同是天顺八年的进士,相识有三十余年了。 “宾之兄何故如此隆重,敷华受之有愧,今日来,是有事想求宾之兄。” 李东阳知道张敷华为人清直,并未直接拒绝:“公实兄直言。” “宁王朱宸濠在南京乐善好施,修缮房屋收纳流民,在封地上,免去税赋,深受南京百姓拥戴。 宾之兄也清楚,鄱阳湖一带湖盗猖獗,王府的粮食押运,需过鄱阳湖。 这次入京,他托本官向陛下请乞,准许建立王府的卫队,只要五十人足以。”张敷华道。 宁王请乞卫队? 李东阳捋须沉思起来,只要五十人,不像是造反。 张敷华道:“宁王的疏奏,也应当入京了。” 不知朱宸濠通过谁呈递疏奏,内阁竟然不知。 弘治皇帝翻开疏奏,眼睛看着疏奏上的几行字,宁王请乞卫队。 “此例一开,岂不是诸王皆向朝廷请乞?” 张敷华沉声道:“宁王在南京广施恩德,安置流民一万余人,免税给他们田地,而王府用度节俭。 要卫队是为了护送百姓的钱粮,靡费由王府出。 若诸王皆如此爱民,臣以为亦可给护卫?” 安置一万流民? 诸公听闻后,暗暗心惊,一万余人,每日要吃多少粮食?朝廷来养也很吃力。 严成锦却道:“藩王历来淫乱无度,如此有作为,陛下和诸公不觉可疑?” 他知道,朱宸濠最近在琢磨心学。 没想到,这厮竟像超级玛丽吃了经验般,段位升级了,竟会懂得笼络南京百姓的民心! 这和历史上的宁王不一样啊? 严成锦沉思了片刻。 就如同皇庄的变故,王守仁传播心学,令历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需要推演! “只要五十护卫队,应当不是有反心。”张敷华认真道。 诸公颔首点头,京营有三十二万大军,装备精锐,马草充足。 五万人也攻不入京城。 更遑论五十人? 王琼道:“诸王请乞中,宁王请乞的靡费最少,弘治十一年后,更未向户部请乞过银两,倒是求过免赋税。” 其他藩王,不论是婚嫁,还是祭祀,都向国库和内帑伸手要钱。 宁王的确贤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