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平静下的波澜壮阔(14)-《恶女当家》


    第(1/3)页

    王启年从床上站起身来,伸了一个懒腰,打了一个哈欠,一抬头碰到了天花板,忍不住骂了一句:“龟儿子的。”

    知州大人住在柴房,还是被隔离开来的,形成一个个小小的空间,放上一张床,排上一张书桌,书桌上放上几本书籍,添上一个油灯,显得格外拥挤。

    不过好面子的王启年并不觉得委屈,因为隔壁住着豫州刺史,官衔比自己大得多,那又如何,还不是乖乖住在隔间里。

    若是在澶州时节,他可不敢有打哈欠、伸懒腰的动作,身为澶州的一方父母官,官威是必不可少的。

    犹然记得当初在澶州骂了一句脏话,被他人叨念了许久,还起了一个“脏话知州”的外号。

    第一次听到这个外号的时候,他忍不住又骂了一句脏话,没想到没有通过表达自己的恼火平息了此事,还从此坐实了“脏话知州”的雅名。

    所以在澶州,你要严肃着、端坐着、文雅着、孤傲着、矜持着、威严着。

    可是如今在上京城,知州、御史遍地走,自己一些无伤大雅的举动就是有人瞧见了,也不会放在心上。

    他有时候特别想找个没人的地方,挖个大洞,然后冲着洞口将这么多年想骂人的话统统骂出来,比如骂一骂已经死去的韩崂山,骂一骂倚老卖老的秦老先生和段老先生。

    本来,林婉儿已经私下送给王启年不少银钱,王启年也住进了客栈乙字号客房,可是当他进了一间首饰铺,挑选半天,寻思着购置一款百两纹银左右的镯子送给夫人,也挑好了款式,准备付钱走人。

    但是眼神一瞄,一款二百两纹银的上好簪子印入眼帘,簪子古朴大方。贵气十足,但是又不庸俗,让人看着欢喜,更凑巧的是上面刻着一个“宁”字。正好契合了夫人的名字。

    他啧啧称奇许久,爱不释手。思索一下手头银钱,恰恰不够,一咬牙一跺脚,大不了住进柴房。

    咱们的知州大人王启年咬牙切齿的包好簪子。付了银钱,一扭头,跨步离开了,发誓以后再也不进这卖东西不考虑买家感受的首饰铺。

    王启年时常从怀里拿出簪子,想象着夫人看到簪子的欢喜场景,心里泛起一阵甜蜜,好似多年之前,在自己那两间草房里洞房花烛时的温馨。

    幽幽的叹了一口气,王启年想起这半年澶州发生的事情,感慨世事无常。自从简大家离奇失踪之后,夫人再也不去半月书局校验书籍。

    他知道这是夫人怕瞩物思人,心里难受,但是她却变得越来越啰嗦,脾气也越来越难以琢磨,时常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动肝火。

    但是王夫人看看儿子王志远勤勉好学,半点毛病都挑不出来,心疼还来不及,哪里敢再指摘,只能将脾气发到自家丈夫身上。

    可是苦了王大人。每天还不得不面对心性转变的夫人,整日整夜听她叨念没完。

    平常妇道人家到了四五十岁脾性会有所转变,王启年可以理解,但是也被烦得恼火。心想这次来上京城好好放松一下,领略一下上京城的风土人情。

    刚离开澶州那会儿,王启年十分高兴,耳边清净了许多,笑容挂在脸上,活像一个刚刚得到自由的囚犯。

    可是走到秦淮河畔和林任重临江而眺。一轮夕阳西下,染红了半条江水,他突然十分想念夫人,想念不断指摘自己的夫人。

    扭头望了一眼那位在澶州声名鹊起的林家老五林任重,王启年面带微笑的问道:“五公子,想人呢?”

    面对夕阳染江面,正在思念冬虫夏草的林任重点点头,但是口中说的是:“有些想念大姐了。”

    比林任重足足大了两轮的王启年哪里会看不出林任重的心思,只是也不点破,说道:“马上就要见了。”

    因为想念夫人,所以他决定到了上京城,不去购置书籍了,一定要买一件顶好的首饰送给夫人,让夫人高兴高兴,自从嫁给自己,夫人就没有正儿八经的添置过首饰,愧对夫人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