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报子爽书》(二更)-《书剑仙》


    第(3/3)页

    但是他从私人理由出发,发掘了好几个童生的私人品德,乃至犯罪问题。譬如有个童生就曾经与个美貌村姑有风流韵事,结果又抛弃了,那村姑自杀。

    因为村姑家里怕丢脸,便没宣扬。

    这私人品德问题,县令大做文章,剥夺了那童生考试的资格。

    又有些小犯罪,小品德问题,被县令抓住不放,狠狠教训,结果应了那一句破家的县令俗语。

    其中陈孤鸿的一个同窗遭殃了,武言。

    因为心情不好,他去青楼买醉,醉酒打了人。便被抓入了县大牢,目前还没出来。他醒过来之后十分害怕。

    不是怕打人的事情,而是想起得罪陈孤鸿的事情,怕陈孤鸿与县令关系好,秋后算账。

    便请老母上门来求饶,又是哭又是一把鼻涕,还送来了一封书信,大意是,为往日的忘恩负义悔过之类云云,又隐晦的表示求您高抬贵手,甚至隐晦表示,您能不能救救我?

    陈孤鸿见了,便觉得污秽俗气。

    因为武言字子爽,写下一封《报子爽书》。

    “子爽足下,吾非落井下石之小人也,然亦非以德报怨之君子,吾德薄,不能救足下也,足下自行珍重。”

    那武言得了书虽然对于陈孤鸿不出手救自己感到失望,但也被陈孤鸿不落井下石的承诺而欢天喜地,听说在牢房里边连吃了三大碗饭,晚上也睡得着了。陈孤鸿感念人间琐碎烦恼,便越发生起出尘之心。

    但奈何考进士,还需朝廷三年一科的科举考试。

    便觉烦恼,感叹一声,“这怕就是所谓的要出世,便先入世吧???”

    总而言之,人间有烦恼,红尘污垢不请自来也。

    奈何,奈何。

    便在这时,又生了一件事,陈孤鸿便想起了自己一个朋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