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反正日万也没推。-《我相亲超有经验的》


    第(2/3)页

    “小僧来自该来处来,至于法号……”来者闻言同样微微一笑,眼中光芒流转,双手合十还礼,从容答道,“只为佛前一点缘,何必名目污人间?”

    “哦?”

    玄奘听罢稍稍蹙眉,想此僧既无来处亦无法号,此等人物自己印象里似乎闻所未闻。

    一语终了玄奘本想询问缘由,但天下之大,想来是自己愚钝,又何足计较。

    念及此玄奘眉头复展,略一颔首,便问起了关键所在:“原来是无名大师。不知大师深夜前来,可是要与贫僧论言佛法?”

    且不说来人能绕过重重把守悄无声息潜入这洪福寺与自己见面,光说这小僧的年纪样貌与修为谈吐便已是不凡,而同处佛门,玄奘自然也明白来人必是如自己一般拥有大神通,于是便也以大师相称。

    “早闻圣僧佛法通玄,今日一见果不虚传。”来人微微颔首,片刻淡然叹道:“小僧今日前来,确是想与圣僧讨教一番。”

    玄奘点头默许,来人轻痴一笑,开口便道:“圣僧以为,佛在何处?”

    玄奘道:“天地万物。”

    来人又问:“魔是何物?”

    玄奘道:“皆来自空。”

    来人再问:“本无二谛,自性何见?”

    玄奘道:“天地在乎,心行处灭。”

    三问一过,来人略一点头,忽又兀自放声大笑道:“好!好一个心行处灭!”

    这笑声穿云裂日,如暮鼓晨钟,似是要震得这四野虫兽鸟禽相继而逃,但这笑声独独不曾惊扰寺内僧人,更别提驻扎在寺内寺外的大唐禁军。

    笑声震耳发溃,玄奘舒展开的眉头此时再度微微隆起,眼中似有一层炫目金光拂过,但须臾间又缓缓暗淡下去,他双手合十,默念道。

    “阿弥陀佛。”

    真言一出,来人笑声戛然而止,他凝视着玄奘双眸,好半晌也复双手合十,但口中所述,却是玄奘闻所未闻之言。

    “圣僧高明,小僧只问一句,既然佛便是魔,魔便是佛,那方才一番辩证,敢问圣僧,是以此世何种身份以答之?祎否?三藏否?亦或旃檀否?”

    玄奘闻言眉头再蹙,方才自己眼中金光其实已经将来人虚实瞰破,但他万没料到会在此时此地见到面前此人,而他口中这最后一问,玄奘也深知其意。

    正因深知,故而无法答之。

    来人等了片刻,大概也明白了玄奘的心思,痴然一笑,并未在此问题上继续纠缠,他举目四顾,似是要将这整座洪福寺缓缓环视一遍,末了,这才喃喃自语道。

    “想来十世修行,就是如此结果,何苦来哉?何苦来哉。”言语之间的凄凉与悲苦满溢而出,令人无法释怀。

    “无名大师。”

    来人笑罢,最后一问又不得答复,神情开始变得怅然若失,然此时玄奘却是双目金光流转,面上宝相辉然,待年轻僧人话音方落,玄奘方才再次开口询问,只不过此时他的语气已然变得悠然空灵,如深涧沉潭,古井无波。

    “敢问大师,何为无名?”

    此前不问来人何故无名无号亦无出处,全因玄奘并不在意此事,当下却是不同,他已认出来人身份,故这一问,势在必得。

    听得玄奘发问,年轻僧人收敛怅然神色,顷刻间目光如炬。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气息之间隐隐含有金色微芒,盯着面前已然修得正果之人淡淡答道。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有名号,但行于天地间,当为无名。”

    “贫僧愿闻其详。”玄奘深施一礼,言辞恭敬诚恳,仿佛面前之人才是修得正果的得道高僧。

    “芸芸众生相,皆为佛陀相,只要不愧这天地、不累这众生,人人心怀善意,但行该行之事,有名无名,又何足挂齿?”

    来人说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然玄奘眸中却是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色,他闻言沉默良久,尔后轻轻摇了摇头,但最终,什么也没说出口。

    “圣僧莫不是想劝小僧一二?”道出心中所想,年轻僧人当下已是笑逐颜开,他一扫面上颓败之色,望向眼前得道高僧,良久的沉默过后率先开口发问。

    玄奘依旧没有作答,只缓缓抬起头,望着远方夜幕下的俗世轮廓,好半晌方沉沉一叹,喃言道。

    “至此,都是贫僧的错。”

    “非也,圣僧有圣僧该做之事,小僧有小僧该做之事。若知前世因,今生受的是,若知来世果,今生做的是。一切皆有因果,圣僧此世已证圆满,又何来自责一说呢?”

    话到此间,年轻僧人眸中也闪过一抹绚丽金芒,他笑盈盈接着问道:“圣僧以为如何?”

    玄奘也笑了,自婴身顺江而流、自领兵救母于难、自东土大唐历经千难万险再到灵山受业取回真经,这一世他所承受的一切苦楚欢喜,当下回味起来却真是有如那梦幻泡影,虚妄难明,只似做了一场复转难醒的隔世长梦,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的不真实,但却唯独、唯独面前这年轻僧人眼中的笑意那么清晰清澈,似是要直抵内心深处一般。

    终于,玄奘缓缓阖上双眼,整个人从头顶至脚踝霎时间散发出层层淡金色微芒,他最后一次双手合十,口中喃喃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