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怎会惹上如此棘手的冤家,竟然特地冲进寺里抢了她去?” “我看是劫色的吧?莫愁姐姐生的那么好看,你们这些臭男人一定心里没少动过念头。” 殷色可撅着小嘴斜睨在场三位男士,视线到处,几名“臭男人”都是非常识趣的避开。 暅之琢磨了片刻,忽然神色微凛, “今天阴山四鹤闯山,元太兴曾提到他们另有目的,只是未能问得。难道,难道……” 说到这里,他自己也觉得圆不下去。 难道阴山四鹤那等人物会袭击太子来掩护采花大盗绑走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妇人? 可是没想到瓠采亭却似乎对他这个天马行空般的想法颇为肯定, “二哥的猜测也不无道理。 这块金牌非是凡品,其主也定非寻常人物,说不定真能请动阴山四鹤这等凶徒。 也许莫愁身上藏着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呢?” “听你们所说,最近这嵩山定是来了许多不速之客吧? 我们是否可以先从他们当中下手?” 刘赢昏迷了不少时日,对于近来发生的事情均不知晓,明显有些脱节。 其他人听得可是面面相觑,自刘赢昏迷以来,这不速之客来了何止一批啊,冯亮护经使团,二皇子使团,三皇子与彭城长公主,南朝秘谍衔枚军,还有李氏的老神仙,这是要从哪里开始查起? 不过暅之却好像略有所悟,忽然建议道, “嗯,我们去缑氏镇上走走吧?” 庆云忙问为何。 暅之便又分说了一番,寺中新来的两批人都是魏王和小龙王张罗来的,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太室山上现在只有李氏的人马,若假定他们没有问题,那阴山四鹤的落脚点便应在那缑氏镇上。 众人正苦无头绪,此时既然暅之的建议能够自圆其说,主意就这般定了下来。 与此同时,洛阳东郊,王辇黄幡,浩浩汤汤。 八骑快马自天边飞也般地奔来,阵前的黄门正要去拦,只见为首的一骑高举一块虎符,大声喝道, “洛州刺史杨懿,紧急军报!” 那黄门的眼力着实了得,只是白驹过隙的一瞬,便已确认了虎符的真伪,高声唱奏, “洛州刺史杨懿,紧急军报。验过虎符,放!” “洛州刺史杨懿……放!” 每隔了约莫百步,便有依次唱奏之声,此起彼伏,声若波涛,直传向军阵深处。 魏王元宏玉马金鞍,身被重甲,飒然凝缰伫立。 左大眼,右竖眼,哼哈二将擎刀在手,威风八面。 随着报奏声一层层涌近,八股尘头,也到了近前。 八员大将齐齐滚鞍落马,跪倒在地。 为首一将双手托起虎符垂首奏报, “臣,洛州刺史杨懿, 携子杨延庆,杨延寿,杨延靓,杨延平,杨延祚, 内侄杨延随,杨延嗣,见驾!” 旁边早有黄门接过虎符,验看片刻,唱奏道, “今,验洛州刺史部铜符一枚,无误!” 元宏面带笑容,轻扬金丝软鞭,黄门唱奏又起, “请,洛州刺史杨懿,及随行诸将,平身侯询!” 这杨氏一门七郎八虎,素有勇名。 元宏南征不利,嗟叹无良将可用,便有人举荐了杨家诸将。 元宏回朝后便将杨懿提拔为安南将军,洛州刺史,拱卫京畿。 杨懿的五个儿子,杨播,杨椿,杨颖,杨顺,杨津,以及两个侄子,杨烈,杨刚都得了御赐的表字,以延字轮辈。 既然表字出自御赐,唯有以字行方表忠心。 不过其中杨颖,杨烈,成名已久, 前者鹰扬广平,在慕容氏帐下受赐胡名安吉拉北壁; 后者虎步武川,也被拓跋旧族赐了一个普六茹丑奴的名号, 这两个鲜卑赐名在北魏军队中倒是更为响亮。 杨懿得到元宏的破格提拔,连擢数级,自是感恩戴德,对这位年轻有为的魏王格外恭谨。 虽然黄门已经唱奏平身,但他却未起身,只是将脊背挺直,依然保持了单膝跪姿。 杨懿未起,诸位小辈自然更不敢僭越,均是有样学样,继续单膝跪地聆训。 元宏望定杨懿,语音平静,但面容却非常严肃, “刺杀高贵人的凶手可曾归案?” “尚未。从末将目前得到的情报来看,刺客是一名女子,经过特别训练,善隐踪匿迹,搏命刺击。 身高合汉尺约五尺半,前魏尺五尺。 (汉尺即隋唐小尺,约24cm;魏尺即胡尺,隋唐大尺,约29cm) 上围丰满,双腿微扩,便宜发力附身冲刺。 在共县行凶时,左臂尺骨侧轻伤,出血量较大。 后经山路向缑氏方向逃遁。 从痕迹与已知路径判断,此时凶手已过了河内。” 杨懿对魏王了解颇深,他虽然没有擒获刺客,但是若能据实将有用信息奏报,罗列自己职责之事,那么魏王也不会尤人无妄。 “嗯,”,魏王果然对杨懿奏报并无不满,只是淡淡问道, “那么高贵人的尸骸可已妥善处置?” 凶手在逃,杨懿对答尚能面不改色, 但忽然听道魏王问起贵人尸骸,他面上神色顿时一变, 忙俯身叩首,身后子侄亦诚惶诚恐,无不频频顿首, “贵人被刺客一剑刺落肥泉, 臣遍寻肥泉淇水,顺流直下卫水, 两岸滩涂亦仔细搜寻,却未获贵人遗蜕。” “哦?”,魏王似是也微微动容,他手中鞭稍微颤,夹马的力道似乎也紧了几分,那马儿经向前踱了两步,几乎就要踏上跪伏在地的杨懿。 杨懿也不敢躲闪,索性将双目一臂,五体投敌,打定了心思任凭魏王处置。 那魏王身体被猛地向前一带,也忽然惊醒过来,勒住马缰,向胯下喝道, “兀那畜生,险些伤了朕的肱骨!” 说罢翻身下马,在那马头狠狠抽了几鞭。 马儿吃痛,向后退了几步。 魏王这才上前扶起杨懿, “也罢。此时凶手已向太子面壁之处去了,朕可守株待兔。 但高贵人此时忽然暴毙,其父高飏将军拥兵梁国。 卿以为,朕当何以防范?” 》》》》》敲黑板时间《《《《《 根据西方学术界给出的定义:外科手术,是指透过器械,经外科医师或其他专业人员操作,进入人体或其他生物组织,以外力方式排除病变,或者改变构造,或者植入外来物的处理过程。 在止血,麻醉和消毒这三大难关解决前,也就是13世纪到19世纪之间,西方医学所谓的外科手术仍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而在13世纪前,那就更是,嗯,你们懂的~ 依照西方观点,比较极端的学者认为,最早的手术起源为头部穿孔术,有公元前5000余年前的开洞颅骨样本。但是并无直接证据证明该化石的颅骨洞,是为了治疗,还是刑罚,甚至是源于其他外力。而根据比较正统的观点,最早的手术应该是公元前2650年左右古埃及的牙龈放血手术。 如在其他领域一般,那些东方典籍记载都遭到了西方学者的无视,比如印度的阿育吠陀书(约公元前3000年)中关于手术的内容在西方学术界鲜为提及。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外科手术的鼻祖是黄帝医官俞跗。《史记·扁鹊传》: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酒,鑱石蹻引,案扤毒熨,一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炼精易形。 次为本节所提到的秦越人,俗称扁鹊。秦越人有二兄,善问切,断病于先,而扁鹊则以外科见长。《鶡冠子》煖曰:“王独不闻魏文王之问扁鹊耶?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耶?’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间,而名出闻于诸侯。” 第三位以外科手术闻名的神医便是华佗。他发明的麻醉方剂的麻沸散载于史册,证明了中国古代医学在公元3世纪,在外科三大难题上的突破。关于华佗之事,后文有详述,暂时按过不表。 很多人,尤其是中国历史虚无主义者认为,中国的古代外科术,太过玄虚,不值一信。不假!但是医学内外分科,在华夏由来已久,比如说记载俞跗时期医学的作品《黄帝内经》,《黄帝外经》,后者虽已迭,但是《内经》中对于脏腑的一些分析显然是通过外科手段来认识的。扁鹊所传《扁鹊内篇》《扁鹊外篇》皆迭,但是他们和《黄帝外经》一样,都是曾经列入史书书目,说明此书确实存在且内外分科。道教典籍《黄庭经》,今内外篇皆存,但是言语晦涩,学语言的不懂医无法解释透彻,学医的尤其是学习过西方医学的人,对那些道家用词异常“痛恨”,根本不屑于去解读(日后再提文艺复兴时我们会讲到,西医发展是如何将传统医学逐渐粉饰为现代医学的,此处先不展开。),于是其内容也无人问津。不过有此三书,可见中国古代,尤其是上古,对于外科还是非常重视,且有专门研究的。只是后来中国的外科医学发展,受制于汉代以后的理学教育。人之发肤,授之父母,无论是割掉任何部位,哪怕只是髡头(剃发,如《三国志》作者陈寿父亲)都是奇耻大辱,乃是大不孝。治疗方法不被接受,自然无法传承。 早期的脏腑手术只存在于文字,太领先时代,难以取信,我们姑且备为一说。但至少到了汉代,中医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手术的三大难题了。止血,消炎的中药,以及麻醉剂都已经存在。虽然从成功率,存活率的角度来讲,和现代医学来比,当时的手段还存在很大差距,但是横向比较的话,就算说领先世界千年也并非夸张,至少已经从技术上具备了复杂脏腑手术成功的可能性。 而且,退一万步说,就算不承认关于俞跗和扁鹊的史书记载,最早的手术记录依然在中国,那就是我们的传统中医疗法——针灸。请回到本节文字开始的定义,这毫无疑问是一种利用器械,进入人体组织,依靠外力消除病变的治疗方法。这至少不比西方尊为鼻祖的牙龈化脓放血手术低级。当然,就算对应后者,《周礼》当中所记载的“疡医”,已经是有专门分类的外科医官,比《莎草书》,《诊断手册》中记载的外科孤例,明显更令人信服,且更具有专业性,系统性,官方公信力。所幸的是,相对保守的针灸与疡医,作为中国古代外科学的活化石,依然得到了较完整地传承。 p.s.关于杨家将,其后赵宋杨业那一家子主要是由小说家创造,究竟杨业是五个儿子还是七个,诸史不一。其事迹十之七八出自评话家口。而北朝杨懿这一家,史书记载详细,五个儿子以延字论字,均出自御赐。将杨烈也拉进来论七狼八虎,乃是因为杨烈的后人里出了一代帝王。杨烈这一支在北朝断了爵位,想来并非本家,只是后来杨坚当了皇帝,这一支便自然而然地被续作本家。而弘农杨懿才是弘农杨氏当时的袭爵者。普六茹这个姓氏,本来是北周时期杨烈的孙子杨忠授赐的,本文先借用来点出杨烈与隋朝龙脉的关系。而安吉拉北壁,自然只是一个为了蹭热点强捏出来的梗。不过杨颖这个名字,却是如假包换的真货。希望煊赫今世的杨颖女士及其粉丝不要因此动怒,史实如此,在下绝无唐突之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