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所言有道理!”李靖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不妨告诉你,我也考虑过采用速战速决的战术。不过,有些细节问题我还没有考虑清楚,不知道适不适合采取速战速决的战术。” “三叔有何问题没有考虑清楚?”李在古好奇道。 李靖犹豫了一下,才慢慢说道:“其实,我考虑到突厥的铁骑部队不容易对付。突厥人之所以能够在草原纵横数十年,又敢南下侵掠,主要因为其有骁勇善战的铁骑部队!突厥骑兵人数与大唐军队人数相比较并不算多,但却能以寡溃众,令对手不寒而栗。” “没错!”李在古点头赞同。 “突厥人自知粮草补给薄弱,不可能与大唐打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因此在以往南下侵略大唐的一系列战斗中,大部分采取的战术是袭击战。这主要原因是突厥的骑兵在装备水平和战术素养上强于大唐军队。借助其骁勇善战的铁骑,往往能够袭击成功,使得大唐军队吃了不少苦头。”李靖分析道。 “三叔所说的这些小侄也知道,但这与我军采取速战速决的战术有何关系?”李在古显得不明白道。 “因为我考虑到速战速决的战术本来是突厥人的长处,若我军也采取同样的战术,便很容易被敌军识破。”李靖眉头略皱道,“况且,若遇到突厥铁骑,我军铁骑取胜的把握并不大。” 李靖并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谨慎。 身为大军统帅,自然不能单靠勇字当先。需要全盘分析,全盘考虑,任何可能发生的事都要事先考虑到。 “三叔,正因为如此,小侄认为战术上更需要反其道而行之。”李在古却不以为然道。 略微顿了顿,他紧接着说道:“据小侄所知,圣上早已命令三叔训练了一批与突厥骑兵一样骁勇善战的大唐铁骑。” “嗯。”李靖点头。 “小侄通过多方传回来的情报得知,以及小侄陪同张都督出使突厥所见所闻,发现突厥骑兵虽骁勇善战,但分散开来,没有集中于一处,且高傲自大,不把他国的骑兵放在眼里。” 李在古不紧不慢的分析着。 “因此,小侄认为若我军采取以铁骑突袭的速战速决战术,颉利及其谋士肯定不会预想到。更不会想得到,我军敢直接以铁骑深入草原突袭!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三叔用兵如神,不用小侄多说,自然明白其中深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