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张宗可来东北了-《百人会之关东局》
第(2/3)页
张宗可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党,此后长期从事党的工作,领导工人运动。
他参加了“五卅”运动罢工委员会的工作,是1926年至1927年上海三次武装起义的领导人之一;他在上海工作期间,担任过上海总工会干事,上海大学特支委员会书记,上海沪中、闸北、沪西、沪东等区的区委书记,江苏省委委员,江苏省委组织部长、秘书长。
当初,就是因为他书法好,文采好,和大人物结交而保住社会地位。
1930年六届三中全会被选为中央审查委员,后任中央组织部长。1933年起担任**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领导工作。1934年在党的六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
1937年张宗可从苏联回国,历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主任,中央社会部长,中央情报部长,中央组织委员会副书记。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任中央总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正逢二月份开始,张宗可已经担任中央总学习委员会副主任,而主任是毛公。
他提出了一个公式,也就是整风,审干,肃反的拯救运动,正准备大干一场,在东北局的提议下,毛公突然下达了调动他去东北的任命。
张宗可临行去见毛,他不参与延安的工作,心里很失落。不过,目前东北的形势很好,东北的农业政策,在张宗可看来又不够先进,他觉得这是自己的一个机会。
毛公道:“你发过《康王指示信》,知道东北。目前,大量的河南难民到了东北,听说秩序有些混乱,粮食不足,困难很大。他们反应上来的情况,主要是干部不足。所以请你去。你看如何?”
张宗可道:“我体会我的任务,短期里,要把秩序恢复,把今年冬天的难关度过去;中期是生产粮食,满足大部队的需求;至于长期的任务,那就是探索土地政策。”
毛公道:“你的理解很不错,有高度。以前,东北买了一些粮食生产的书籍,农场管理的书籍,我们组织翻译了一批,原著都在这里。这一次都给你,任务重大啊。”
张宗可道:“那我怕是要用大量的粮食来还。”
毛公道:“好啊。我不嫌多。多多益善。东北每一年都为了粮食,搞得焦头烂额,你去东北,希望粮食有个改观。这个任务很重,你能完成吗?”
张宗可道:“一定完成这个任务。”他是被毛公的话逼到角落里了。
毛公道:“好。我就当这是你的军令状了。东北不要搞整风,东北风气很正,思想很团结,和中央保持一致,路线正确。他们目前的重点不是整风。”
两个人又说了一阵,到尾声了,张宗可抓住机会,道:“最近岸英怎么样了?我老婆还念叨他来着。”
毛公道:“他还好。在古比雪夫念大学。据说很快就要参军了,他要去做坦克兵。”
张宗可道:“要小心啊。”不言而喻,苏联正在打仗,而且形势不乐观,学校半工半读,主要从事生产,学习仅仅是业余时间的工作。
毛公道:“在哪里都是做事,一样的。当初你带他在上海,他对你们夫妻很有感情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