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日本德国,瓜分苏联-《百人会之关东局》


    第(2/3)页

    消息被严格封锁,所有知情者不得有任何异动,安全部门严加监视。

    |

    自从7月份以来,莫斯科动员了大量的民工在莫斯科以西两道防线上构筑工事,民工中有四分之三以上是妇女。

    前一道防线称做维亚兹马防线,全长三百多公里。后一道防线叫莫日艾斯克防线,在莫斯科以西约一百余公里,长二百多公里。此外,在莫斯科以西还有四道弧形防线。

    防线才开始一个多月,根本没有修完,不能抵御德军的坦克。

    这些天,大量干部逃离了莫斯科。虽然契卡枪毙了一些人,但是还是有很多人逃离。

    现在,从对远东调来的部队在乌拉尔山一带,因为铁路运力的问题,正在缓缓地向西运输。因为向西调兵,沿途的部队都在调运,东方部队少,速度快,到了乌拉尔山一带,部队集中,速度慢了下来。

    怎么办。

    斯大林一面命令朱可夫的预备队方面军盯住西线的德军,一面开政%治%局会议讨论。讨论的结果虽然还没有,但是,几件事定下来了。

    乌拉尔山一带的工厂向南,向中亚撤退。

    莫斯科的重要物品,工厂向中亚撤退。

    有人认为,中央应该撤离,转移到中亚去。

    要求远东驻守的三十万军队准备抵抗日军。要求远东全民动员。

    斯大林则坚持认为,中央机关等重要部门坚决不撤退。同时,调朱可夫到莫斯科,负责保卫莫斯科。

    |

    8月27日。日本。东京。

    东条英机的怒火逐渐平息了。

    前些日子,当他得知黑河前线要塞和苏军发生冲突,曾经发出措辞严厉的电报,要求关东军立刻制止冲突,对主动挑起事端的军官军法从事。

    就是“主动挑起事端”这几个字让所有的基层军官没有得到处罚,因为所有的证据都表明是苏联方面主动挑起事端的。

    苏联挑起事端?这不科学,不符合逻辑。

    在冲突马上蔓延到满苏边境线后,东条的怒火到达了最高点。现在,他正在全心全意地准备太平洋战争,海军陆军在南进政策的框架下进行着调度。

    满洲的冲突有向不可控的方向发展,一旦关东军和苏军爆发全面战争,关东军失败,不但南进政策无法实施,满洲,甚至中国的占领区都可能不保。

    不过,随着更多情报的研读,他悲观的情绪逐渐去了几分。

    首先,远东苏联边境的战斗力明显不足。被关东军试探进攻的几个地方溃不成军。对方的军队战斗力很差,几乎都是新兵。

    其次,苏联远东铁路上的大规模破坏,让苏联当局不能立刻向远东调兵,苏联远东人心惶惶。此时如果进攻,必然胜利。

    最要紧的,是苏联的反应。苏联外交部反复抗议,要求日本约束军队,严格遵守双方达成的协议,不要进攻苏联。

    另外,苏联还想美国寻求帮助。美国人的反应还没有拿到,但苏联的表现,说明,西线德军的进攻,导致他们无法双线作战,也不想双线作战。

    另外,间谍传来的莫斯科大乱的消息也让日本高层动摇了不参战的决心。后来,莫斯科又传来新消息,说莫斯科大量的工厂迁移到中亚去。列宁的尸体迁移到中亚去,艺术品和文物迁移到中亚去。契卡枪毙逃跑的市民,等等。

    德国的承诺,使东条等人最终下了决心,进攻苏联远东。

    东京决定,签署协议,瓜分苏联,进攻苏联远东。前提是不再远东付出大量的国力。

    李宾特洛甫在签署协议之前,逼问东条,哪一天开始进攻?

    东条说:“最早9月10日。”

    |

    为什么东条的回答含混?为什么前几天一直不答应德国?

    东条是天皇南进政策的积极执行者。他已经为南进工作准备了很久了。现在,南进计划还在积极准备,计划还没有开始,如果停了南进政策,转而北进,那不但海军不干,他本人不干,最重要的,是天皇不干。

    天皇现在已经对所有军队有了严格的控制,军队一切的行动,都在执行天皇的政策,实现天皇的战略目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