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东北西南,兴办实业-《百人会之关东局》


    第(2/3)页

    风车上马以后,成品粮食产量急剧增加。风车技术迅速推广,很多乡绅购买风车,哈尔滨到奉天一带的民间地下工厂供应了全部军粮。一部分粮食零售到了市场上,利润不菲。

    不过问题来了。

    根据地的地下工厂还好,处于日伪统治下的一些士绅开的粮食加工厂出问题了。

    日伪如今也在琢磨形势。

    日伪能控制的基层政权范围减小,粮食收不上来多少。一些特务机关因为找不到本地汉‘奸’的帮助,只好派出一些‘精’通汉语的特务到乡下侦察。一个说一点旅大口音的日本特务以买粮食为名,在乡下走了十几个村庄后,查到了一些情况,在根据地的人发觉后,这个人跑回了公主岭。

    时候知道,日本人知道了,凡是有大面积‘玉’米种植的地方,就是有地下经济的地方,如今,大量‘玉’米出产,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完全失控了。

    这件事引起了新组建的关东军的重视,他们决定加大除荷粮的数量。满洲官吏没有能力收上来,派出大量的日军警察到乡下去,按照今年种植面积,把去年的‘玉’米收上来。

    如今,在城镇附近的一些村庄已经被折腾的很难过,一些家庭的粮食被直接抢走了,三家粮食加工厂加工好的‘玉’米面被拉走了,一共损失了一吨多粮食。一个老‘妇’被抢了粮食,气愤不过,跟日本人理论,被一个日本警察一脚踢死了。

    目前,驻扎在公主岭的日军警察还在四处抢粮食。

    日伪有个想法,要在表面上维持一个伪满的形象给别人看,在几个大城市和主要铁路沿线不会象山区那样凶狠,可能日军实在是缺粮食了,把以前的一点顾忌也不管了。

    听完了汇报,会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本来,大家听说生产形势很好,大家都高兴得很,结果听到了问题,大家都不说话了。

    问题不在于一个老‘妇’人被打死,而在于在一个联队驻地附近日伪警察在抢夺老百姓的粮食。

    这是一个不好的迹象,日军要开始跟我们打经济战了。

    日军已经意识到了地下经济的存在。这个时代,种植‘玉’米的也有,但是不多,高产‘玉’米几乎没有,东北的粮食主要是高粱和小米,产量很低,扣除出荷粮,百姓手里剩余的就不多了。大户还可以,小户人家好多只好吃糠咽菜过活,有的一年有半年吃糠菜的。

    如今有了‘玉’米,好不容易吃饱了,日本人发现了,又盯上了,他们想把更多的粮食抢走。

    这一阵,整个东北上下都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目前,这十万人还不足以跟日军硬抗,还需要继续力量。日本人如果不给自己这个时间,那就麻烦了。搞不好,还会走义勇军的道路。

    诺‘门’坎战役结束不到一年,压力又来了,而且这一次更大了。

    小路想到这些,有些期望百团大战。他心中更希望**在南方打得好一些,他最希望的,是苏军和日军有更大的冲突。

    按历史上的进程,日本和美国正面作战,那是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之后的事情,如果一些都按历史发生,那么自己将面临着一年多的困难日子。

    事实上,这一段也是关内八路的困难阶段。

    应该想个策略,让这一阵过得稍微好一些。策略不是一夜就能想好的,但是处理老‘妇’人死亡事件却必须马上进行。

    小路提出了几条措施,第一,在全东北境内暗杀一批日伪警察,不要碰日军军队,第二,在全东北境内再次清查一次日本间谍。第三,在广播里发出威胁,如果日本人食言,继续欺压中国百姓,那么我们将采取一些措施。这是一次警告。第四,准备在扩军和练兵的同时,做好局部冲突的准备,如果局面不可收拾,一定要打的话,就打几个胜仗。

    关于警告日本人的稿子,由小路亲自‘操’刀。

    |

    1940年7月15日。浑江。

    浑江属于长白山区,在通话东北,距离朝鲜很近。

    在小路离开以后,杨靖宇集中力量,把一大半部队移动到了通化北的浑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