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日军进攻,战事胶着-《百人会之关东局》


    第(3/3)页

    当然,日军电影里描写得很英雄很悲壮,别人的电影里写得很高兴很过瘾。

    日本军队预定的攻占的目标,是苏‘蒙’军位于河西高台上的阵地。可现在,过河的日军被拦住了,过河后,他们仅仅前进了4公里。

    到了上午10点,23师团长小松原道太郎对苏‘蒙’军的这样猛烈反击感到出乎意料。看着还在增加的坦克,他断定很快会出现更加严重的情况。于是,他调东在河东守卫浮桥的步兵26联队及野炮兵第3大队至河西,以稳定小林的后方和巩固渡河点。

    说白了,在这场赌博中,他把更多的部队押上了。

    日军重轰炸第61战队中午11时第二次出动,轰炸塔木察格布拉克向东的公路上,公路上的装甲车队和摩托化步兵被被轰炸。

    苏军除了在前面阻击日军,还在后面包抄日军过河部队的后路。

    这一次,包抄后路的是36辆装甲车组成的一支‘蒙’古的装甲部队。

    这只装甲车部队来到了刚刚过河的第7师团26联队的侧翼,正好停在火力够得上的位置上,停下来炮击日军26联队。

    26联队的日军前进追不上装甲部队,还会丢掉浮桥,后退又没有接到命令,也会丢掉浮桥。

    日军不少炮兵的马匹受惊后四处狂奔,将弹‘药’车与火炮拉翻。

    野炮兵第3大队都来不及装定标尺,就采用直接瞄准的方法进行‘射’击。

    日军的补给更加困难了。

    小林部队的反坦克炮速‘射’炮炮弹快用完时,1架由日军从民航征集来的运输机,满载着这种炮弹,降落在河西的平地,对战场进行了强行补给。这件事也在日军的书里大大地赞扬。

    |

    苏‘蒙’装甲部队是西岸反击的主力,大炮和飞机是打击后勤补给的主力,也是打击东岸日军的主力。

    下午3时,一直随同23师团行动的关东军副参谋长矢野音三郎少将,向23师团长提出:停止进攻,于当日晚从西岸将部队撤回。

    矢野音三郎的这个建议无疑是十分明智的。可以说,如果日军晚撤退一天,其伤亡的数量将会成倍地增加。

    过河的日军和苏‘蒙’军打到下午4点,日军的进攻步伐彻底停止。

    小林恒一接到了撤退的命令,确定各部队撤离战场的顺序为:第7师团步兵第26联队,炮兵,步兵第72联队,步兵第71联队。

    受苏‘蒙’军优势战车部队一整天攻击的日军。从河西岸撤回。虽然仅有几公里的距离,但“组织得相当严密。前卫、后卫和担任侧翼警戒的,都挑选了较‘精’干的部队,并配备了反坦克武器。所收容的战死者、伤员都派专‘门’部队进行掩护,按北极星的位置向后开进,通过原来的渡河点返回。”

    ******

    1,巴音查山阻击战,有的文献说是只有四百‘蒙’军,有的说死了四百‘蒙’军。生还者都是伤者。松本草平回忆,死了日军600人,包括两个大队长。

    2,攻击巴音查山日军的装甲旅,有的说是列索维伊的装甲第7旅,有的说是装甲第9旅,至于数量,有的说300辆,有的说500辆。

    3,关于日军过和部队的撤退,有的人说是关东军副参谋长矢野音三郎提出来,有的人仅仅说是小松原的决定。

    《百人会之关东局》全文字更新,

    位你提供最新最快最全的免费小说更新【】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