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生死一线间-《百人会之关东局》


    第(2/3)页

    自从前些年法国科学家贝奈狄特斯发明了防弹玻璃,一些政要的车窗就换上了这种玻璃。这种玻璃很柔韧,被击碎以后不会产生大片尖锐的玻璃,而是产生一些细碎的玻璃片。因为玻璃中间夹着一层柔韧的薄膜,玻璃不容易碎裂。

    副官也拔出手枪,迅速把玻璃摇下,手伸出来对着艺术家就‘射’击。

    艺术家中弹了,手枪对着副官开了几枪,副官也中弹了。

    这时候,司机冲出轿车,对着艺术家‘射’击。

    艺术家对着司机开了一枪,司机摇晃着倒下了。艺术家对后排玻璃又开了一枪,防弹玻璃碎了。再打,没子弹了。

    艺术家掏出一个手雷,拉开保险栓,迟滞了两秒,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扔向后排玻璃的破‘洞’,扔向朱可夫。

    中弹的副官一下子从座椅上蹿了上来,压在朱可夫身上。一只手伸出去,象推排球一样,把手榴弹打了出去。

    艺术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再晚一秒扔出去就好了。

    一声巨响。手雷在半空中爆炸了。

    十几分钟后,一辆过路的军车把活着的司机和朱可夫送到机场。这同时,机场警备部队的车也到了。

    刺客和副官都死了,司机受伤,道医院后不久死亡,朱可夫受伤。

    后来,警察发现,刺客身上中了四弹和三块弹片,中弹部位是‘胸’前等身体前部,两发来自副官的手枪,两发来自司机的手枪。副官中了四弹,玻璃上中了四弹后打碎了,副官后背被炸烂了。司机身上也中了一枪和三四块弹片,不过没死。

    朱可夫身上中了两块弹片,有两个口子。鲜血不断流出。送到医院就查清楚了,中了两块弹片,一块在左肩,一块在脖子,其中一块豆粒大的弹片镶嵌在脊柱骨上。

    医生感叹道:幸亏这块弹片是穿过副官身体后炸到将军身上的,否则将军就没命了。

    朱可夫很快就恢复了知觉。他感觉一切都好,只是有些晕,不过,他头脑清楚,甚至还参加了医疗方案的讨论。

    如果马上手术,需要两个月才能上前线。

    朱可夫当下征求了医生的意见,决定简单治疗一下,去前线,等战役胜利了再手术。

    伏罗希洛夫元帅鉴于战事紧急,只好同意了他的意见,但是派了一个水平很高的医疗队,以便随时为他治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