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高麻子眼光,杨拯民见识-《百人会之关东局》


    第(2/3)页

    小路道:“对。东北不但有白俄,还有朝鲜人,也有犹太人。如今有大量的日本人。日本平民在东北很多的。很多的日本间谍都装成平民,到处活动。对了,日本人正在大量往东北移民,要从人口结构上改变东北的结构,最终占领东北。”

    高岗道:“白俄是怎么过来的?”

    小路道:“在十月革命后,不少白俄反对革命,他们就逃了过来,先是去西伯利亚,后来又到远东。只要能挨过漫长的冬天,就能活人。有的时候,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几十户人家渡过黑龙江,在一个山谷里定居,一个白俄村庄就诞生了。当然,也有不少到城市里生活的。”

    高岗道:“原来这样。有机会我倒要去东北去看一看。”他马上改口,叫东北了。

    到了抗日军政大学,学生们已经等在‘操’场上,看见高岗到来,一起鼓掌,热烈鼓掌。

    小路打量抗日军政大学,这就是个山坡,沿着山坡挖了几排窑‘洞’,就象是三层楼一般。山脚下,是教室,‘操’场,‘操’场边上是单杠双杠篮球场。‘操’场前是个台子,是讲话的。高岗就站在台子上。

    高岗道:“同学们,有一个任务,很特殊。所以,我们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找人,看谁胜任。”

    同学们安静了。

    高岗道:“为什么说特殊呢?因为咱们这位路同志要求,胜任的人,不但要懂业务,还要喜欢这份工作。我只能说,这个岗位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边区的生死存亡有战略意义。下面,请路同志讲话。”

    小路很吃惊高岗的讲话。他对这件事的认识太深刻了。难怪他会获得高位,他的眼光不简单。

    小路道:“各位同学,谁以前学过中学化学?请举手。”有一大半举手。

    小路道:“谁在大学学过化学?”有十几个举手。

    小路道:“说知道汽车烧什么?好,大家都知道。谁知道油是怎么造出来的?好,六个同学。请问各位谁知道各个国家石油和石油化工的一些情况?好,还是你们六位。我再问一下,中国如果搞石油,是进口,还是自己找?六位有话要说?好,请问六位,愿意跟我开个小会吗?”

    高岗道:“好。其他同学解散。”对小路道:“你准备什么时候出发?”

    小路道:“马上开会。然后我们准备仪器,书籍本子,武器弹‘药’,电台。齐备了就出发。”

    会议十分成功,几个人都是年轻气盛,没有什么患得患失,没有担心找不到怎么办的顾虑:既然组织上有这个计划,那么就投入这项事业里好了。

    次日,找油小队出发,向北而去。

    |

    1939年3月5日。靖边。

    小路感觉最痛苦的,不是生活条件的艰苦,而是‘交’通条件。

    ‘交’通条件太差了。他在东北的时候,很早就成立铁道部队,在铁路系统埋伏大量内线,使得自己在东北的‘交’通十分便利。在这里,没有铁路系统,公路系统也没有,都是乡间土路,甚至是牧羊小路。马队可以行走,但是不快。

    小路带领一个小队去靖边寻找油田,这一次不过是探勘,可能生产委员会对小路太‘迷’信了,根本就没有疑问,没有考虑找不到怎么办,马上就开始准备起运设备。

    找油小队由那一天的六个抗大学生组成,另外,还有一个马夫,兼后勤,兼厨师,兼向导。

    高岗很支持小路的工作,给他们配备了一个班的部队做保卫工作,小路也要了一杆步枪背着。另外,高岗给他们这一队人配了二十几匹马,除了人人骑马,书籍和仪器设备都用马驮着。

    高岗还派遣信使到沿途各地,传达命令,协调各地给小队提供各种服务。走了几天,小路不得不佩服,高麻子想得周到,事情办的利索,一路上很顺利,根本不需要他们‘操’心杂事。

    刚刚上路还好,走了半天,大家就没兴致了,道路两侧都是一样的,几乎都是黄‘色’的塬粱峁。

    一个小伙子骑马很熟练,‘精’力也很充沛,小路拉马到他的身边,道:“杨拯民,有个问题想问你。”

    小伙子道:“请问好了。”

    小路道:“那一日,我在挑选人员的时候,你问什么冒充懂化学,和其他五人一直到最后。你那么坚定要求找石油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