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实业天才卢作孚-《百人会之关东局》


    第(2/3)页

    客运方面,他对客运舱实行“座票制”,将二等舱铺位一律改为座票,可增加一倍以上的客运量。同时降低收费,公教人员实行半费,难童免费。

    为了避免运费的争议,民生和辅贤主动降低运费,一吨只收三十元,为外国船运费的一成。英国轮船公司除了少数外国工厂,没有中国工厂租用他们的船。英国船太贵了。

    争取时间方面,三峡航段不能夜航,要求各船利用夜晚装卸,白天航行。增设码头和转运站,临时增加雇工3000多人,同时征用民间木船850余只,运载轻型物资。

    计划说完,卢作孚道:“只要大家团结合作,按照我的计划,我们一定能在枯水期到来的四十天里把所有的人和货物运走!”

    会场里突然响起掌声。

    卢作孚道:“停止‘交’涉,办理运输!”

    所有人立刻返回,整理人员货物,整理船只。卢作孚的计划立刻传遍了宜昌,整个城市离开恢复了信心,秩序一下子就回来了。

    1938年10月24日,第一艘满载着物资和人员的轮船启航,开出宜昌港。几百名孤儿难童在卢作孚亲自护送下第一批上船。孩子们扒在栏杆上放声高歌,他们摇着小手向卢作孚告别的情景,岸边观者无不为之感动。

    历史上最伟大的撤退开始了。这一次宜昌大撤退,完全可以和敦刻尔克撤退媲美,其难度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困难在于,江水航道狭窄,水浅流急,比英伦海峡航道困难百倍。

    另外的大困难是,宜昌撤退运输的是物资,难民,军队,政fu人员,不仅仅是军队而已。这些人远远不如军队有秩序。

    最大的困难,就是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要求有限占有运输资源。普通民众等待一张船票,多日风吹日晒雨淋而不可得,孩子哭,老婆叫,难度何其大。

    轮船木船不停地在峡江来回穿梭,卢作孚每天都要到宜昌各个码头,亲自了解船只航行情况,深夜他还要到江边各个码头去检查装货情况。

    1938年11月,日本近卫内阁发表对华第二次声明,宣称要彻底消灭国民政fu,建立东亚新秩序。日军对宜昌城和附近的长江航道实施疯狂轰炸。宜昌不必重庆,十一月的也没什么浓雾,在云层里可以看到长江。

    船队每天都有损失的消息传来:轮船木船炸毁,职员丧命。民生公司在整个大撤退中损失轮船16艘,116名公司职员牺牲,61人受伤致残。辅贤也损失了五艘船,二十几个船员死伤。

    不过,因为辅贤的出现,运输的速度有了极大的提高,更多的人员和物资运进了重庆。原计划四十天的运输,提前了十天运输完毕,这个月期间陆续又来了不少货物和工厂,也都运走了。

    最让辅贤公司受到好评的,是有几家公司,把设备运输到了宜昌附近,再也没钱运输了。大家几乎就要放弃了,抱着试一试的念头找到辅贤。辅贤公司慨然答应,轮船离开宜昌,去下游,免费运输工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