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伟大底时代-《百人会之关东局》
第(2/3)页
开始吃饭,大家气氛融洽起来。小路吃完了,用手绢擦了嘴。
手绢在小路的时代已经不是生活必需品了,已经被很方便的面巾纸餐巾纸厕纸等取代了,只有少数人为了讲究个生活细节,才在衣袋里放个手绢。
那人道:“光吃了,自我介绍一下,我姓王,在南京政府工作,小职员。请问二位?”
生意人道:“在下姓刘,生意人,专门做洋货生意。”
文华道:“王先生,我姓文,是个学生。”
小路也介绍了自己,道:“王先生看来是留洋回来的?”
王先生道:“是的。我是毕业于克莱登大学的博士。”
小路道:“厉害,我连中国大学都没读完,和您可真是没法比。”
那王先生很健谈,道:“以前坐过火车吗?”
小路道:“坐过,但是没做过这条线。”
王先生道:“这火车可真是现代文明的伟大的技术啊。你看,从天津到南京,以前要坐船,那怎么也的走半个月,那还得走得顺利。可是,你看要是坐火车,两三天就够了。”
小路道:“是啊,是快。”他说这话有些言不由衷。后世火车,不算高铁动车,就说普通火车,随随便便就是每小时八十公里,这还是慢的。
王先生道:“没坐过这条线,那可的好好坐一回。就说这火车过江吧。以前火车不能过江,津浦路和沪宁路是分开的。你要去上海怎么办?在浦口下车,拿着行李带着孩子,坐轮渡。过了江,再去下关火车站,重新等车上车,再去上海。花时间不说,麻烦啊。可是现在呢?真是现代化了。”
这激起了小路的兴趣,道:“那现在是怎么解决的?”
王先生道:“用火车轮渡啊。轮渡就是大船,一节火车车厢被推上去,然后过江,再被拉下轮渡。很快啊。这还不算完。你想啊,这江水是涨落的,还有,这车厢很重,压上去,轮渡得下沉,拉出来,轮渡得上浮。可是,轮渡的铁轨一定要好好地和岸上的铁轨衔接。怎么样,高级吧?”
小路道:“您还没说轮渡下沉是怎么解决的呢。”小路如今是个捧哏的。
王先生道:“火车压上去,就把渡船里面的水抽出来,始终保持平衡。等火车离开,再把水灌进去。”
旁边一个青年冷笑道:“火车是好,可是铁路的历史屈辱啊!”
王先生显然已经成了谈话的主角,道:“说得好。”
那青年受到鼓励,道:“1898年,英国人和德国人在伦敦开会,就把津浦铁路的是定下来了。”
王先生道:“那时候叫津镇铁路,后来改线了,才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青年道:“这条铁路从开始建设,后来民国元年通车,从此就不停地还款。设备也是只有买他们的。当然,这条铁路不用路权抵押,这还算进步呢。”
王先生道:“那时候,中国的铁路被几个国家瓜分,可叹啊。”
青年道:“所以,只有实业救国,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王先生道:“不过,这些年,民国的建设那可是一日千里。你看,潼关五年前通车,西安两年前通车,这宝鸡火车,据说今年年底通车那是没问题的。”
文华道:“其实,最好的铁路是我们关东的铁路,可惜啊。”
王先生对那个青年道:“这位青年人致力于实业救国,可敬可敬,请问贵姓大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