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圣音阁第一层之对联-《若修儒道》
第(2/3)页
而看到“中山长生树生长山中”的上联之后,岳川思考了一下对出的下联是“西湖垂柳丝柳垂湖西。”
答完题目之后,岳川在才注意到墨霜华也进入了第三阁,并且已经开始答题了。
*****
杜若进入了圣音阁第一层的第四阁——金丝楠木的牌匾上写着篆书字“段”的那一阁。
杜若心里吃了一惊,没想到自己之前无心想到的那句“考读书人就离不开字、词、句、段、篇、章”的话,竟然真的言中了,从目前来看,除了第三阁考的是楹联,其余都跟杜若之前误打误撞估计的基本一致……
杜若深吸了一口气,没有多想,迈步走进了第四阁。
几页印着题目的宣纸出现在杜若的眼前,杜若看了看,原来这一阁给出了十段经典的文章段落,题目要求是用众圣经典中的一句话概括这些段落的主旨。十道题目中,答对七道以上就可以过关。
杜若摇了摇头,心道这种题目真的是从小学做到大学了啊,这不就是归纳段落的中心思想吗?不过与在地球时做的题目略有不同,回答这些题目时必须要使用众圣经典之中的内容。
圣音阁第一层第四阁——段之阁的难度就在于此,要准确指明这些段落的主旨,除了要熟悉这些段落之外,还必须熟读众圣经典,并且对众圣经典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
比如这最为简单的第一道题目: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王者,为之有也。
其中心思想,就是亚圣孟子的经典言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第一题之后,每道题目的难度呈阶梯式上升。
杜若并没有使用《书典》,自从报名参加县试至今,杜若几乎上每日必读众圣经典,这个时候她也想借着这个机会来试试自己对众圣经典的了解到底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这边杜若答题答得得心应手,却不想那边越国出了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