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府试-《若修儒道》


    第(2/3)页

    杜若心中不禁升起了一丝自豪,心说这可是我师父的名作啊,我怎么能不知道呢?于是迅速在答题纸上写下了答案——廉颇。

    然而第三十一题可有了难度,这道题是问,半圣颜行的诗作《望海》,写的是哪里的海。

    这道题其实是设置了小陷阱的,因为半圣颜行本人是齐国人,所以考生很容易就会想到,这首诗写的是与齐国相邻的渤海。

    杜若却觉得此题并不简单,《望海》这首诗中,描绘的地方海水清透,海域开阔,港湾、岛屿众多。因此,杜若大胆推测,《望海》中所描绘的大海,并不像是与齐国相邻的渤海,而像是与吴越相邻的东海!

    杜若脑中的《书典》自动翻页,杜若很快就找到了一个验证自己答案的方法,因为颜圣在同一时期所作的另一首诗中,写了一种名叫海刀鱼的美味。

    杜若运用《书典》一查,发现海刀鱼竟然是东海带鱼的别称!

    同时,另一本书从《书典》之中跳了出来,这本书是吴国大儒墨卿谷所著,书中言明,十年前的某日,还是大学士的墨卿谷在东海边的一个小渔村偶遇刚刚封圣的颜行,两人一见如故,一起去吴国著名的酒楼饮酒,并品尝了海刀鱼,颜行对海刀鱼之鲜美肥厚赞不绝口,还赋诗一首。而十年前的那个时间,正好也是颜圣写出《望海》这首诗的时间……

    杜若摇着头把“东海”二字写在纸上,摇头想着不知道这道需要用鱼来寻求正确答案的考题会害了多少前来参加府试的读书人……

    一个半时辰之后,杜若擦了擦头上的细汗,停下来略微甩了甩手腕,稍微歇了几分钟,开始答默写题。

    半个时辰之后,考场里负责给考生送饭菜的马车来到了杜若所在的考房前面,有一个士兵把两只馒头、两碟酱菜递给了杜若之后,就继续把午饭送给其他考生。

    杜若收拾了一下考房里的桌子,开始吃午饭。

    一刻钟之后,杜若重新开始答题。

    而在京城参加府试的岳川,仗着自己体力好,连午饭都没吃,继续奋笔疾书答着默写题,直到未时一刻,岳传才答完所有的默写题,他简单收拾了书桌,这才开始饥肠漉漉的狼吞虎咽,一边吃,还一边想着还是小师妹做的饭菜好吃啊……

    ******

    直到申时三刻,杜若才回答完了默写题,杜若默默闭上眼睛,在桌上趴了一刻钟的时间用来休息,然后才开始检查自己的答题情况。

    半个时辰之后,随着一声锣声,周围的考房开始有考生发出不满的声音,看来大部分考生都没能把《列圣典》的考题全部答完。杜若把《列圣典》的试卷交给了来收卷的士兵,从发卷的士兵手中接过了诗词的试卷,并且向那士兵道了声谢。

    ******

    岳川答完了整份《列圣典》的考题时,距离收卷时间还有两刻钟。

    岳川检查了一下整份试卷,叹息一声,心想虽然有五道题实在不会,但是自己也已经尽力了……

    岳川交了《列圣典》的试卷,从发卷的士兵手中接过诗词试卷,开始准备写诗词。

    岳川打开诗词试卷一看,发现给出的题目是夏景、边塞或者山岳,三者任选其一。府试的诗词试卷跟县试时要求差不多,只要押韵和扣题,五言、七言、绝句、律诗、词、骈文或赋皆可。

    岳川从他脑海之中不多的诗词存货里选择了一首边塞诗——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之涣的《出塞》。

    出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第(2/3)页